农业产业链视角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ei8133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在目前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的背景下,应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三农”工作的重点是保持农民收入稳定提高,预防规模性减贫,目前农民收入增长动力受限,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农业生产,不能只依靠增长要素投入的传统模式,应该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因此本文探究农业产业链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影响机理,根据农业经营模式的不同特征,将农业产业链分为生产阶段和经营阶段,基于理论分析农业产业链不同阶段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这对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业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其次,阐述了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农业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机制。再次,运用两阶段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链及其子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农业产业链及其子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农业综合阶段、生产阶段和经营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后发现,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不同地区其增长来源存在异质性。(2)从农业产业链整体角度来看,农业产业链综合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本地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农业生产和经营两个阶段分别分析得出,不同阶段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农业生产阶段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农业经营阶段主要通过技术效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同时在生产阶段和经营阶段,技术进步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提升。(3)受灾面积和作物种植结构的提高显著抑制了农村居民收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农业综合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生产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空间分异性的重要因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解释力在逐年增强,农业各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控制变量等解释变量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时增强了对农村居民收入空间分异的影响,增强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为主,双因子增强为辅。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农业先进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强农村人才建设。
其他文献
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大量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这势必会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依靠人的力量。因此,在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研究基础上,考虑人力资本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也极为重要,能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清路径。首先,本文在
学位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地区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大城市病等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一直处于不断适应并动态相互影响的过程,不合理的城镇化会引起大量人口涌入、资源需求增加、污染程度加重,导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达到上限,反之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能够对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有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
学位
银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另外,为提高抗风险能力,金融监管部门提高了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指标的监管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给银行带来经营困境以及国内监管要求趋严的双重压力下,我国银行业亟需全新的资本补充渠道。永续债是一种在海外非常流行的创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因其具有的特殊减记条款、赎回条款
学位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韧性城市,经济韧性发展已是我国重要的宏观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大战略区域,对临近的区域有着巨大的辐射驱动效应,研究并提升该区域的经济韧性水平意义重大。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有着比较显著的地区间差异,这对区域协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明确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而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肩负
学位
近年来,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智能化也因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依托人工智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可以看出我国在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方面的努力与决心。然而在制造业智能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传统就业岗位被替代,进而可能引发结构性失业、技能供需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细致分析制造业智能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情况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由制造业智能化不断深化
学位
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河北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强调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这一经济新增长点,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河北省数字经济产业的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征,对河北“十四五”期间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投入产出表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揭示各经济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因此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展开研究
学位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目前农业生产态势良好,但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却尤为显著,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以及流通速度慢,都导致了农产品成本上升。如果说农产品在市场流通是农民实现收入的重要途径,那么流通效率的快慢则是是否能够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较低水平的流通效率还会提高物价水平、增大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学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北方经济崛起的重要引擎,其有效落实程度对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有着历史性的、全方位的影响;当前,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整体经济实力远不及另外两大经济中心——珠三角和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尚未得到有效落实。信息化作为一股全新力量,提振市场,提振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沟通成本,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捷,而区域间交流、合作的
学位
全球变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全球90%的气候变暖归咎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此可见,碳排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减少碳排放,我们责无旁贷。面对碳减排,中国表现出了大国的决心和担当。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将要展开更多的行动,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居民的生活服务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数字技术与生活服务的融合提升了服务的多样性和可达性,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然而目前居民生活服务水平因地而异,数字技术的应用程度也还不够深入。因此,测度居民生活服务数字化水平并进行省市间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以发现居民生活服务数字化水平的差异,寻找在提升和改善时应注意的主要方面,对切实提升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