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的建构表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建筑的形式表现纷繁复杂,且有着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存在着“图景化”泛滥的严重问题,使得建筑丧失本体的表现力而成为既定文化现象的附庸。要避免这种建筑被“图景化”的趋势,就要做到对建筑本体的回归。“建构学”是一门基于建筑“本体”的理论,是应对当代建筑图景化的药剂,是一种以抵抗的策略来试图回归建筑本体的建造诗学。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也正是建造赋予了建筑本体表现性的要素:材料、结构和构造。本文以混凝土建筑为载体来探讨建筑的建构表现,从建造出发,探求建筑本体的表现力。混凝土是当今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拥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可塑性和经济效益。自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被发明以来,许多优秀的混凝土建筑作品被设计建成。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作品在建构方面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良好表现。但同时混凝土模棱两可的结构特性又使得它天生是一种不建构的材料,因此在研究混凝土建筑建构表现一题上就有着极大的挑战性。   本文以大量的混凝土建筑案例为实证,首先研究了在传统意义上的建构表现,即严格遵守材料的结构性能,按照有逻辑的构造搭接关系所建造而成的表现方式。同时,由于建构概念的含混性和复杂性,本文又从建构文化的视野下,从地形、文化人类学、技术、本体与再现、传统与创造以及建构与非建构这几个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混凝土建筑在这几方面的建构形式表现。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很多城市出现了大规模更新改造的热潮,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那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村家庭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逐步提升;“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节能住宅建设的投入。但当前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在采暖上仍旧存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各领域的普遍重视,逐渐成为了世界发展的共同目标。近年来,有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观点也开始普及,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
随着城市规模的拓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交通正快步向机动化转变,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效率,实现公交优先的战略目标,地铁轨道交通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的房价居高不下,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的现象愈演愈烈。面对如此的现状,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员,高昂的房价让很大一部分人望而却步,就连一
当前的中国建筑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西方的语境下的现代建筑思想对中国建筑和建筑师们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内涵又根深蒂固的存在,需要以某种方式表达。
本文从高科技园设计研究入手,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国内外高科技园发展和建设的最新情况,以及本人在研究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为参考,试在高科技园设计研究相关领域的
“城市色彩”作为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因子,对城市整体环境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外相关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在多年的城市色彩问题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一方面促进了历史文化村落的经济发展,同时在一些地方也对历史文化村落造成了不可挽救的破坏。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
论文是在我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力推进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关于钢结构集合住宅基本厨卫模块系列设计、布局优化的研究。论文首先针对我国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