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以来,全世界的城市化进程都在日益加快,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严重,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地极端灾害频发,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也给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枢纽和科技信息的中心,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一旦灾难发生,不仅会使得城市多年来的发展毁于一旦,经济遭受极大的重创,还会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性命。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城市安全的重视不够,导致城市的防灾减灾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所以如何减少和避免各种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如何全面而综合的判断问题、积极有效的应对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城市中综合的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是城市安全的重点。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首选之地。城市公园在发生严重灾害时可提供安全的避难救灾空间,为灾后城市的恢复创造条件。公园内的空旷空间,如草坪、广场、水体、密林皆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所以对于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防灾公园也成为了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分析城市灾害的分类与特征以及城市防灾规划入手,明确了城市防灾公园的作用和其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地位。借鉴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综述了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情况,深入探讨了城市防灾公园体系规划以及理想型防灾公园具体设计原则、功能设计、防灾设施设计以及景观要素设计。最后,通过对成都市的地质情况、人口与现有绿地分布等情况的分析,针对成都市防灾公园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成都市已建城市防灾公园的实际避灾功能的发挥效果,总结出当今建设中已存在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使防灾公园的建设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更应该考虑在灾时已设计的防灾功能是否能很好的发挥。并希望通过此次对成都市防灾公园规划的探讨,为我国防灾公园的建设以及城市防灾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