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野下的《人物志》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文学视角分析刘劭的《人物志》,探究《人物志》的文学意义及价值。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分析刘劭自身经历和性格特征对《人物志》的产生及该书文学特征的影响;再分析《人物志》产生的背景,《人物志》作为一部认识、鉴别人才的著作,其产生有着一定的学术渊源和历史时代因素,它是顺应时代需求,在继承前贤品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阐述;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是对《人物志》思想内容的分析,《人物志》“分别流品,研析疑似”自成体系,具有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物志》艺术特色的分析。这章主要从《人物志》的修辞、语言句式和篇章结构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析。刘劭的《人物志》在行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方式,如排比、对偶、顶真和用典,使得文章句法整齐、音韵和谐、自然流畅,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人物志》在语言上具有简洁质朴的风格,句式上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从篇章结构上看,《人物志》在单篇文章上具有思维缜密、构思严谨的特点,就全文来说,结构完整,浑然天成。   第三部分研究《人物志》的文学理论价值。这部分将《人物志》与《典论?论文》、《文心雕龙》进行比较分析。在将刘劭的《人物志》与曹丕的《典论?论文》进行对比时,首先,从刘劭对“誉同体,毁对反”的否定和曹丕对“文人相轻”的否定来考察两者在品鉴时的相似之处;再分析其各自所论之“气”的异同;最后对两者的“偏材”观进行比较分析。在将刘劭《人物志》与刘勰《文心雕龙》进行对比分析时,首先将《人物志》的“才性”观和《文心雕龙》的“体性”观进行比较,再对两者品鉴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上比较研究,可以从《人物志》对六朝文学理论中诸多方面的影响,窥见《人物志》对六朝文学理论的影响与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回归历史现场,从自居易的仕宦履历和政治生活角度着手,集中研究白居易“中隐”思想形成、递嬗的政治生活层面的原因,厘清部分史实,探讨“中隐”递嬗过程和“中隐”的确切内涵
阐述了引线框架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铜合金材料的弯曲回弹量。利用三维软件建立弯曲模型,然后在模拟软件中进行模拟,进行计算和必要的后处理后,最后根据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课堂多元精彩,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精彩。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学生的潜能,不断探索有效策略,激
《中国一九五七》是山东作家尤凤伟呕心沥血、历时三年完成的心血之作。小说自面世以来就有众多文学评论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论。作为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场政治运动的文学
期刊
对用户而言,大多数的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CNC)是封闭式的.工程师通常只能对机器进行编程控制,且仅此而已.即使数控系统拥有所谓编程接口(包括3D可视化,进程模拟,预定义铣削/
期刊
趋向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在整个汉语系统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趋向补语在各类补语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对于“V起来”的用法,也就是“起来”做动词补语的用法,
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中轴线附近,人民大会堂同一轴线西侧,党中央办公地中南海南侧,由22块景观水池底板组成的3.55万平方米、蓄水量14000立方米的人工湖畔,国家大剧院这颗璀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