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银复合焊料合金和焊点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s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产品的持续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趋势的发展,微电子封装中焊点的尺寸越来越小,界面间的金属间化合物(IMC)所占比例变大,由于焊点界面IMC的脆性以及各组件间存在的热失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焊点失效的可能性。同时焊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的演化也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焊料力学性能和焊点微观结构演化的研究成为当前微电子封装可靠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优化低银无铅焊料的性能,本文对低银焊料Sn-0.3Ag-0.7Cu掺杂氧化铈(CeO2)纳米粒子制备了复合焊料,探索了再流焊过程中掺杂氧化铈(CeO2)纳米粒子对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及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对Sn-0.3Ag-0.7Cu-xCeO2复合焊料合金的剪切性能、蠕变行为及低周疲劳等力学性能及相关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研究掺杂CeO2纳米粒子对复合焊料合金在再流焊过程中的微观演化及界面间化合反应影响的结果显示,添加CeO2纳米粒子后复合焊料合金的微观结构得到优化,焊料/Cu界面间及Sn基体内的IMC晶粒得到细化,在掺杂CeO2的浓度为0.5wt.%时,可达到最佳的细化效果;界面间IMC的厚度和晶粒尺寸均随再流焊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eO2纳米粒子的加入对界面间IMC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及分析复合焊料合金在再流焊过程中界面间IMC的生长机理,基于质量守恒理论、菲克扩散理论及准稳态近似方法提出了一种扩散控制的IMC生长动力学模型,模型得到的结果显示,界面间Cu原子的扩散率在再流焊早期有最大值,并很快出现快速下降趋势,随后趋于稳定,这与界面间IMC层的形成和生长数据相符,模型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这说明该扩散模型可用于进一步解释复合焊料合金焊点界面间IMC的生长过程及界面间Cu原子的扩散机理;CeO2纳米粒子的添加对界面反应过程中Cu原子的扩散行为的影响符合非均相成核机制。
  研究CeO2纳米粒子的添加对Sn-0.3Ag-0.7Cu-xCeO2复合焊料合金剪切性能影响的结果显示,掺杂CeO2纳米粒子后复合焊料合金的剪切性能有明显提升,其机理在于添加的CeO2纳米粒子可抑制焊料合金中共晶相的生长,而更小的共晶相的钉扎作用更明显,因此增强了复合焊料合金的剪切性能。当掺杂CeO2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5wt.%时,可获得最佳剪切性能的复合焊料合金;基于幂律及阿诺其关系式提出了一种温度、应变率和最大剪切应力关系的修正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剪切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因此新的模型可用于分析复合焊料合金的剪切性能及理解温度、应变率对剪切性能的影响机理。掺杂CeO2纳米粒子使IMC细化后,因剪切作用形成的孔洞及韧窝状结构尺寸更小,因而孔洞更难于链接起来形成裂纹或更大的孔洞,从而推迟了更大的孔洞及裂纹的形成,因此提高了复合焊料合金的剪切性能。
  研究Sn-0.3Ag-0.7Cu-0.5CeO2复合焊料合金在不同应力、温度下蠕变行为的结果显示,复合焊料合金的蠕变激活能为40.87-48.61kJ/mol,蠕变激活能已较为接近高银焊料Sn-3.9Ag-0.6Cu与Sn-3.8Ag-0.7Cu的水平,说明CeO2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低银焊料合金的蠕变激活能,使其在Ag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就拥有接近高银焊料合金的蠕变性能;Sn-0.3Ag-0.7Cu和Sn-0.3Ag-0.7Cu-0.5CeO2的派-纳力和位错滑移激活能都较小,说明了焊料合金内的位错滑移的障碍阻力较小,因此位错滑移极易发生。含CeO2纳米粒子的焊料合金的派-纳力和滑移激活能都大于不含CeO2纳米粒子的焊料合金,表明复合焊料合金的位错滑移阻力更大,因此力学性能要优于不含CeO2纳米粒子的焊料合金。文中基于奥罗万应力理论探讨了复合焊料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内应力阈值应力,同时结合内应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蠕变模型。结果显示,改进的蠕变模型对Sn-0.3Ag-0.7Cu-0.5CeO2复合焊料合金的蠕变行为模拟结果优于原模型。
  研究Sn-0.3Ag-0.7Cu-0.5CeO2复合焊料合金低周疲劳行为的结果显示,疲劳寿命指数、材料延性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反映了温度的升高将降低复合焊料合金的低周疲劳寿命及焊料合金的延展性能;结果还显示疲劳指数和延性系数对频率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对Coffin-Manson关系式进行了频率修正,并建立了频率指数、低周疲劳寿命指数、材料延性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修正模型对不同频率及不同温度对复合焊料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有较好的消除作用。
其他文献
柔性压力管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流体输送工具,具有适用性强、安装快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领域。随着柔性压力管道耐压等级与额定流量不断增大,当流体在弯曲的柔性压力管道内部流动时,由于强烈的耦合效应,管道易发生振动,并因长时间的耦合振动导致管道连接处发生脱扣断裂现象。由于管道结构刚度低,可变性强,当柔性压力管道发生脱扣断裂现象时,在管道流体的冲击作用下,会发生剧烈的的甩击运动,对管道周围的人和器材造成
在我国要求保障能源供给侧安全,同时提高电网接纳能力的背景下,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对于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设计多能源综合互补电力系统具有深远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水轮机调节系统综合了水力、机械、电气多个因素,是一个参数时变、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研究能精确反映其在不同工况和过渡过程动态特性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设计具有优良调节品质的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具有复杂水工
学位
作为一种典型的流体机械和混合反应设备,射流泵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及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牧渔业、环境保护和一些特殊的如易燃易爆等领域。但射流泵的特殊结构和运行工作原理,使得空化极易发生,同时流场内存在相变、逆压梯度、剪切层和多尺度湍流结构等相互耦合的复杂流动现象。然而,目前对射流泵内部空化特性和湍流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为此,本文采取大涡模拟方法,对不同面积比射
学位
为了优化能源结构,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持续扩大。由于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加上水电能源具有转换效率高、水电机组运行灵活的优势,我国的水电事业蓬勃发展。水电机组的巨型化和复杂化对其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关乎电厂安全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研究表明,通过振动信号的分析来充分挖掘水电机组的故障特征,可对80%左右的潜在安全问题实现早期预警和防范。随着在线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信息化程度
学位
鉴于超音速燃烧中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与其流动时间尺度相近,燃料的可靠着火与稳定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燃料的着火特性以及促进燃料的着火技术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将通过快速压缩机实验系统测量航空煤油裂解气的着火延迟特性,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对航煤裂解气着火的促进作用。  首先,设计并搭建了用于测量中低温范围气体/液体燃料着火延迟时间的快速压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严重污染环境.改进燃烧技术是降低NO污染的最理想和有效的方法.该文论述了改进燃烧技术中的再燃燃烧法,与其它降NO方法相比,再燃燃烧法在选用合适的再燃燃料能最大限度地降低NO污染.该课题选用煤粉及煤焦作为再燃燃烧法的再燃燃料,实验研究影响再燃燃料还原NO的因素.在电加热的一维沉降炉中,通入由N、NO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构成的模拟烟气,近似形成再燃法中再燃区域的气氛,反应过量空气系数
影响液氧储罐的隔热性能的两大因素为绝热方式及内支承结构.针对因素之一:内外筒体所采取的高真空多层绝热方式,作者建立了三种传热-辐射传热、残余气体导热和固体导热-逐层分离的传热模型,得到了每一层的当量热导率分量分布曲线,发现残余气体导热的变化很大地影响了绝热性能,而影响残余气体热的主要因素是层间真空度,要得到好的绝热性能,必须提高层间真空度.
学位
该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Boost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完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从单相电压型PWM控制原理出发,引出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给出了在一个电压闭环的整流器系统中,整流器各项参数的选定的一般依据.其次,研究了整流器主电路电气参数和控制参数变化时,对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
学位
近五十年来,半导体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消费市场对半导体电子、微电子器件的数据存储密度和能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尺寸器件中愈发显著的量子隧穿效应以及器件新制备技术所需的高昂成本,使得传统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新材料和新型器件的探索成为应对此挑战极具潜力的方案之一。2004年,石墨烯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对二维材料
学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波束指向可动态调控的多波束天线通信系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同时通信系统对器件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缩小尺寸,将多个独立器件集成为一体化设计在近年来备受关注。而滤波器和Butler矩阵作为实现多波束天线系统的关键器件,如果能将两者进行集成设计,可以有效减小射频前端的尺寸。因此,本文针对具有滤波特性的Butler矩阵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的创新工作内容有:  (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