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善良的人性——《珍妮姑娘》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奥多·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劳动阶层的悲惨命运,揭露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畸变的人性和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腐蚀与毒害。《珍妮姑娘》是德莱塞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位处在社会底层的善良女子为了家庭先后与两个来自上层社会的男子未婚同居,产下私生子,最后孤老终身的悲剧。自从其出版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女性主义,达尔文主义,精神分析学,悲剧理论等视角对其悲剧根源做出了大量阐释。本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小说中存在的道德伦理问题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在美国社会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德莱塞的人文思想。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章)笔者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以及论文框架,然后介绍小说国内外研究状况,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七章)笔者首先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三个层面的关系:第一,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层面首先将从珍妮和莱斯特的家境来揭示贫富差距的加剧;其次通过富人和穷人在社会中所受不同待遇,揭示出社会的不公正;最后着重分析罗伯特,莱斯特以及珍妮家庭成员的生活观从而提出物质化社会对人的异化。第二,人与人的关系。首先通过分析布兰德与珍妮以及莱斯特与珍妮之问的关系,来说明他们之间的爱情基础不是平等和自由而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其次通过分析珍妮家庭和莱斯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当时的社会是造成该作品中所描述的家庭观的不断变化的原因。第三,人与自我的关系。在这一章笔者集中分析了悲剧性主人公珍妮在外界舆论的压力下做出三次关系其命运的选择,来揭示珍妮求善的道德原则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同时笔者在第七章采用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德莱塞伦理观的形成基础---他的生活经历及其所接受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  第三部分(第八章)笔者对德莱塞的伦理观进行了总结:德莱塞在作品中表达了其对社会道德虚伪的批判,对善良人性的向往以及对建立基于同情、宽恕和实事求是之道德观的渴望。最后笔者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以文体学为研究手法,以威廉·福克纳的《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为范本的文体学研究。文体学研究文本的特征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是一门
很多学者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对童话进行了研究,但从评价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本文以评价系统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对鲍姆所作的《绿野仙踪》这一著名童话小说
理查德·鲍尔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自1985年处女作问世以来,至今已发表11部小说。其中第九部《回声制造者》因获美国布克文学奖和普利策奖提名,极大提高了鲍尔斯的国际声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简称化治所)是在我国著名治金专家叶渚沛先生的倡导下于1958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政治文本翻译,尤其是中译英政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治文本翻译的对外宣传涉及面广、影响重大,若译文稍有出
决斗在欧洲曾是风靡一时的现象。作为骑士精神的遗风和恢复个人名誉的手段,决斗诞生于中世纪晚期。随着彼得大帝的改革,决斗这一习俗便在俄国贵族阶层蔓延开来,并持续了两个半世
作为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一种模式,P P P的基本涵义是政府与私人机构从投融资到运营和资金回收全程合作.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PPP模式的公共管理实践探索已日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