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的地学背景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地质学、地质地貌学和旅游地质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采用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对云南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的地学背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通过对比研究,初步总结了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的科学、美学和旅游价值。论文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区内地层系统、构造变形系统地调查、分析,认为研究区所处的独特大地构造、地史演化和古地理位置,造就了炎热干燥的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碎屑物,后期构造抬升形成了裂隙网,红层和裂隙网奠定子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2)探讨玉龙黎明典型高山丹霞地质景观地貌演化及成景作用。黎明高山丹霞地貌类型丰富,且由于受特定的地质和高山环境条件控制,丹霞地貌形成自身独特特征,主要特征如下:①黎明丹霞地貌赤壁、方山以下伏变质岩为基座,加之崩积物,坡麓平缓巨厚,衬托出赤壁、方山更加巍然屹立,气势不凡;②除形成赤壁丹崖外,黎明丹霞地貌以细部特征见长,局部岩层表面形成排列整齐的龟裂纹景观;③宽大的砂岩陡壁表面,不同颜色垂直条带形成“变色瀑布”,颜色丰富多变,令人叹止;④黎明丹霞地貌分布区地处海拔2500-3000m范围,其形成除受流水、风化、重力等地质作用外,还曾受冰川作用的叠加,冰蚀地貌隐约可见;⑤区域处于老君山山麓,植被生态极佳,丹霞地貌掩映在原始森林中,景色如画。(3)从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个方面,系统探讨并总结高山丹霞地质景观形成的成因机理、地学背景和演化模式。黎明高山丹霞地貌,形成于早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早期的挤压碰撞动力场形成的断陷盆地内沉积的红色砂砾岩地层岩组,是第三纪始新世以来干燥气候、断陷盆地、断裂构造、流水、冰川冻融等地质作用复合叠加改造的结果。特殊的大地构造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中是重要的内动力地质作用,而水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冰川冻融侵蚀作用和溶蚀等,则是扮演主要角色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纵观黎明高山丹霞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可分为物质和动力渗入条件形成阶段、丹霞地貌发育阶段、消亡阶段和回春阶段四个主要阶段。(4)对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进行国内外对比,科学、美学和旅游价值评价。将研究区的高山丹霞地貌景观同国内各丹霞地貌景观进行对比,其既有丹霞地貌景观的雄、险、秀的特点,更在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赤壁丹崖奇峰高差大,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直接不整合接触中元古代变质岩结晶基底,具有丹霞地貌发育第五种类型——冰雪融冻侵蚀崩塌型,具有国内十分罕见的龟背板状花纹,火成岩地貌相映成趣,以及植被生态极佳,高山丹霞地貌掩映在原始森林中景色如画,等诸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和极高的科学、美学及旅游价值。总的来说,本文从地质学、地质地貌学和旅游地质学的多维角度,选取黎明高山丹霞地貌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系统地对黎明高山丹霞地貌发育的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变形、外动力机制、演化模式进行了的研究,探讨了大地构造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内外动力因素作用过程、作用强度及其对高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的意义,这一研究必将丰富和完善丹霞地貌学的基础理论。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回归校园,我校结合实际,以“
期刊
2021年6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新学期开学以来,各学校统筹推进课后服务。经过粗浅的探索与思考,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本文将课后服务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实施及作用三个方面,浅略地谈谈笔者对学校课后服务的认识。
被孢霉属(Mortierella)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亚油酸(Linoleic Acid, LA)和γ-亚麻酸(γ-Linolenic, GL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合成的主要真菌,其中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 isabellina)是国内最具有潜力工业化生产PUFAs的丝状真菌。它只合成n-6途径的PUFAs,如LA和GL
本研究选取了目前关注较多的高温放线菌为研究材料。Thermobifida halotolerans YIM 90462T是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研究室2008年在云南省黑井盐矿分离并经多相分类研究确定的高温双歧菌属的一个新种。而高温双歧菌属一般都具有分泌木聚糖酶的能力,目前研究较透彻的是Thermobifida fuscaYX分泌的木聚糖酶,其中涉及到通过对其基因改造进而提高酶学活力方面的内
高温蛋白酶因其反应温度高、热稳定性好而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从来自云南腾冲热海热泉水样,分离得到一株产高温蛋白酶的菌株GSEY01.该菌株在2%酪蛋白琼脂固体培养基上能产生明显的蛋白水解圈,其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比为0.6。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60℃,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的嗜热菌株。该菌株所产高温蛋白酶Pgsey可以通过超滤浓缩,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形的表达已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在此基础上产生的DEM产品技术,便是描述三维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之一;而研究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问题,则是大地测量学的一个重要科学任务;将DEM建模技术与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相结合,建立高精度的区域高程异常数字模型,从而内插出该区域内任何一点或一小片区域的高程异常值,并通过网络将空间信息动态地向社会发布,可以方便各类测绘用户获取所需的
蛇毒组分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多肽、酶类和其他小分子物质,而且活性多样,是人类迄今为止研究最多,利用最多的动物毒素。目前发现蛇毒中含有神经毒、细胞毒、肌肉毒素、磷脂酶A2、凝血酶样酶、血小板聚集抑制因子、去整合素、C型凝集素样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等多种蛋白活性成分,其中多种成分被用做治疗疾病的药物。而其中的神经毒cobrotoxin、弱毒神经毒cobrotoxin b、c以及多个心脏毒cardiot
GPS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随着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和美国GPS政策的调整。卫星定位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而广泛的应用。目前GPS技术在大范围高精度测量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测图控制网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GPS变形监测中,对垂直位移的监测精度难以满足要求,从而限制了GPS在变
现代高程测定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水准网(点);二是(似)大地水准面。采用“GPS+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获得点的高程时,其精度均匀一致,没有水准测量沿线逐站传递的积累误差;在海岛、山区等困难或甚至无法传递水准测量高程的区域,采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快捷的测得高程,而且其成果和国家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是统一的、协调的。从测绘生产的应用而言,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全国似大地水准
我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间都有自己独立的地方基准(地方独立坐标系),但随着“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为了将原有的测绘资料统一到同一个基准下,必须将旧的坐标基准转换到新的坐标基准下,以实现测绘资料的“平稳过渡”,达到测绘数据的充分共享。在不同地方基准间的转换过程中,由于一般坐标基准点的数值位数较大,导致转换模型运算的有效数位不足或计算过程中约数误差较大,使模型的设计矩阵或信息矩阵在计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