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肿瘤患者LSD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髓系肿瘤主要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c MPN)。由于髓系肿瘤的临床及遗传学异质性高,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随着对髓系肿瘤发生机制的深入探究,发现越来越多的肿瘤细胞存在表观遗传学异常,它主要通过DNA的甲基化、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方式来调控基因的表达。组蛋白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其中赖氨酸甲基化在组蛋白修饰中尤为重要。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氨基氧化酶,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首个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主要通过氨基氧化作用生成去甲基化的赖氨酸残基和甲醛,从而达到去甲基化的目的。包含有SET结构域的甲基转移酶催化完成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化,H3K4及H3K36的甲基化通常与染色质激活有关,而H3K9、H4K20及H3K27的甲基化则与基因沉默相关。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EZH2)催化H3K27位点的甲基化,使抑癌基因沉默,进而导致肿瘤发生。这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的甲基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失调可导致组蛋白甲基化失衡,近期研究表明,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与甲基转移酶的失衡与髓系肿瘤的发生紧密相关。因此,更加深入地探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与甲基转移酶在髓系肿瘤的发生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本实验收集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首诊髓系肿瘤患者的骨髓液70例,其中AML 40例、MDS 15例、c MPN 1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5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 3例),缓解后AML 16例以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液17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LSD1 m RNA的表达水平,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中LSD1蛋白及EZH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 LSD1 m RNA的表达情况RT-PCR结果显示:初治髓系肿瘤患者中,AML组、MDS组、c MPN组(BM-MNCs)LSD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25±0.1958)pg/ml、(0.9536±0.1603)pg/ml、(1.0062±0.1675)pg/ml,缓解后AML组LSD1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9515±0.1015)pg/ml,对照组LSD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9621±0.1687)pg/ml。初治AML组LSD1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87);MDS组患者LSD1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911);c MPN组LSD1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544);初治AML组与缓解后AML组LSD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465),缓解后AML组与对照组LSD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862)。2 LSD1蛋白表达情况ELISA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初治髓系肿瘤患者中,AML组、MDS组、c MPN组(BM-MNCs)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5737±1.8809)pg/ml、(12.5276±1.3824)pg/ml、(12.0236±1.1412)pg/ml,缓解后AML组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8.5756±1.5808)pg/ml,对照组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4.6231±1.3155)pg/ml。初治AML组LSD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DS组LSD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c MPN组LSD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缓解后AML组LSD1蛋白表达量与初治AML组相比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缓解后AML组LSD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初治AML患者按亚型分为M2 15例、M4 13例、M5 12例,其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4879±2.1489)pg/ml、(18.6596±1.8493)pg/ml、(18.5878±1.7078)pg/ml,各组之间LS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972);初治AML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上7例、60岁以下33例,其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3177±2.1077)pg/ml、(18.6280±1.8605)pg/ml,两组之间LSD1蛋白相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697);初治AML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LSD1蛋白的相对结果:表达量分别为(18.6377±2.0178)pg/ml、(18.4871±1.7353)pg/ml,两组之间LSD1蛋白相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806);MDS患者根据IPSS-R分为高危7例、中低危8例,其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7541±0.7302)pg/ml、(11.4544±0.7377)pg/ml,高危组患者LSD1蛋白表达量与中低危组患者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c MPN患者按WHO分类分为ET 7例、PV 5例、MF 3例,其LS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1291±1.0428)pg/ml、(12.3386±1.3338)pg/ml、(11.2523±1.0570)pg/ml,各组之间LS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436)。3 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初治髓系肿瘤患者中,AML组、MDS组、c MPN组(BM-MNCs)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8.2885±16.4276)pg/ml、(204.5954±17.7583)pg/ml、(199.3212±10.8547)pg/ml,缓解后AML组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94.8555±12.9244)pg/ml,对照组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75.3548±13.9937)pg/ml。AML患者EZH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DS患者EZH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c MPN患者EZH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缓解后AML组EZH2蛋白表达量与初治AML组相比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缓解后AML组EZH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AML患者按亚型分为M2 15例、M4 13例、M5 12例,其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7.8381±17.1344)pg/ml、(266.6426±18.0838)pg/ml、(270.63463±14.7275)pg/ml,各组之间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832);AML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上7例、60岁以下33例,其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7.6477±17.4577)pg/ml、(269.2461±16.2742)pg/ml,两组之间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817);AML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7.3703±16.5247)pg/ml、(269.5308±16.7175)pg/ml,两组之间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686);MDS患者根据IPSS-R分为高危7例、中低危8例,其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1.3522±7.7296)pg/ml、(189.9333±7.2821)pg/ml,高危组患者EZH2蛋白表达量与中低危组患者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c MPN患者按WHO分类分为ET 7例、PV 5例、MF 3例,其EZH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0684±8.5480)pg/ml、(201.0672±13.6585)pg/ml、(190.0010±8.2533)pg/ml,各组之间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264)。4 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初治髓系肿瘤患者中,AML组、MDS组、c MPN组(BM-MNCs)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别为(0.0693±0.0066)、(0.0615±0.0073)、(0.0603±0.0035),缓解后AML组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为(0.0437±0.0053),对照组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为(0.0260±0.0056)。AML患者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DS患者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c MPN患者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缓解后AML组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与初治AML组相比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缓解后AML组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AML患者按亚型分为M2 15例、M4 13例、M5 12例,其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别为(0.0690±0.0070)、(0.0701±0.0067)、(0.0688±0.0066),各组之间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876);AML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上7例、60岁以下33例,其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别为(0.0684±0.0062)、(0.0692±0.0066),两组之间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757);AML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别为(0.0698±0.0072)、(0.0686±0.0059),两组之间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601);MDS患者根据IPSS-R分为高危7例、中低危8例,其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别为(0.0621±0.0025)、(0.0603±0.0039),两组之间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315);c MPN患者按WHO分类分为ET 7例、PV 5例、MF 3例,其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分别为(0.0600±0.0044)、(0.0612±0.0027)、(0.0592±0.0031),各组之间LSD1蛋白与EZH2蛋白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738)。5 LSD1蛋白与EZH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将103例标本(初治AML组40例、MDS组15例、c MPN组15例、缓解后AML组16例、对照组17例)的LSD1蛋白表达量与EZH2蛋白表达量做相关分析。LSD1蛋白表达与EZ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1初治髓系肿瘤患者与对照组LSD1 m 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初治髓系肿瘤患者LS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LSD1可能参与髓系肿瘤的发病。2初治髓系肿瘤患者EZH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缓解后AML患者LSD1蛋白及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初治AML患者相比均呈下降趋势。4初治髓系肿瘤患者存在LSD1蛋白与EZH2蛋白表达失衡,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其他文献
林业生态工程是当前国内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揭示林业生态工程措施对滨海盐碱地草本植物的影响,在杭州湾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为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仅见于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对该保护区杜鹃红山茶自然种群进行了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和控制授
<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亮点,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了崭新
会议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后行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诊断为局部区域复发并行放疗(中位放疗剂量60Gy)联合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复发后总生存时间、复发后无进展生存时间;次要观察指标为客观缓解率、毒副反应。分析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病理T分期、病理
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relativistic backward wave oscillator,RBWO)因具有高功率、高效率等优点,是当前最具潜力的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器件之一。然而RBWO要求的引导磁场强度较高,这一缺点极大地阻碍了以RBWO为微波源的HPM系统的小型化和实用化。为了降低器件所需的引导磁场强度,本论文对S波段低磁场RBWO进行了理论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此文介绍了这种管理的现状及在我国实施的难点。此外,还介绍了BOT方式的风险管理。
以3353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依恋类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中的中
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是发掘河岸带生态退化等问题内在原因的重要途径。在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选取缓坡、陡坡、江心洲、人工岸坡4种典型立地类型,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
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源,首先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厘清什么是"中国",理解其"三千年一贯"和秦汉时期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沉淀在民族文学、文化、文明中代代相因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