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视角下的中国研发悖论研究——基于2000-2013年省份面板数据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2013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5.5%,同期R&D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21.97%。2001-2010年,我国GDP增长的R&D投入弹性(GDP增长率/R&D投入增长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之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种R&D投入与其边际经济产出的非匹配现象,被称为研发悖论。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区域创新系统下,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研发悖论的背后成因和形成机制提供一种研究视角。本文首次用 R&D投入库兹涅茨曲线(R&D Expenditure Curve,REC)来描述经济增长水平与R&D投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作为描述研发悖论的一种工具。该曲线的成因之一是,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不高,导致R&D投入的边际产出降低;成因之二是,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过度的R&D投入会对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侵蚀效应,导致R&D投入的边际产出降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所以本文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框架背景下,选用2000-2013年中国省级区划面板数据,整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测算中国东中西部区域R&D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建立最优研发强度面板门槛模型,估算各区域最优研发投资强度。  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R&D存量的产出效率为负,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研发悖论的事实。中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最高,而东部区域次之,西部区域最低。目前全国范围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优研发强度在3%左右,东部区域在11.4%左右,中部区域在3.4%左右,西部区域在1.5%左右。  关于如何超越研发悖论,一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我国研发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设计激励型的制度和营造创新导向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R&D投入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效应,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产出,缓解技术进步带来的侵蚀效应。
其他文献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按照“落实年”和“攻坚年”的
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通过对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的动因的探索以及对承担政策性负担后果的研究,发现政策性负担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日益庞大,但居民消费率不但偏低,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我国目前投资和出口双双疲软的情况下,消费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虽然此前已有大量的文献从政府财政支出的角度研究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但鲜有学者从政府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的角度研究居民消费。本文通过将“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指标化,探讨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提供公
项目教学法能够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能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房价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在影响房价的众多因素中,城市等级作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极为重要但常被忽视的一个因素。城市等级如
本文对区际分工和贸易与政策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三方面展开,显示在新形势下研究我国区际分工与贸
中国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和趋势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接,国内企业进入了一个价格风云变幻的时代.由于中国的风险输出和输入比例极以对称,企业的现代制度又未
本文旨在以全球营销的观点分析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营销理论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讨论技术革命和人力资源变迁给国际营销带来的冲击,并着重研一究中国企业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
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新疆区域发展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证监会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部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