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不同治疗策略,分析该区域肿瘤的一般特征,采用KPS评分对松果体区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分,结合统计学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该区域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统计分析,了解其在松果体区肿瘤诊疗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收治的68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其治疗策略的不同,分成显微开放性手术组(简称显微手术组)和分流+(或)放射性外科治疗组(简称放射性外科治疗组)二组。首先,对显微手术组和放射性外科治疗组治疗一周后症状有无缓解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者疗效。其次,对二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三月KPS功能评分,并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二种治疗策略长期疗效。并统计患者手术前、术后当天、术后一周、术后一月、术后三月及术后半年以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主要包括β-HCG和AFP),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作用。另外,对松果体区肿瘤的一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首先,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缓解率。其次,对显微手术组及放射性外科治疗组两组术前及术后三月KPS值分别进行t检验,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对生存质量有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并用同样的方法(首选分析两组数据是否具有方差齐性)对两组手术后三月的KPS差值(ΔKPS)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统计,绘制不同时间段肿瘤标记物水平均值的变化曲线,并对异常变化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显微手术组和放射性外科治疗组对松果体肿瘤治疗都具有一定的疗效,都能缓解患者症状。其中术后一周内显微手术组44例患者术后39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死亡,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缓解率达88.64%;放射性外科治疗组24例患者中一周内20例经治疗前或治疗后分流症状明显缓解,无死亡患者,4例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其中2例进一步加重,缓解率为83.33%。但从远期疗效疗效来说,显微外科组具有更大优势,且能够减少放疗所带来的负效应。在显微手术组中我们可以发现术后三月的KPS值比术前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t=-6.937(P=0.000<0.05,CI9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三月后显微手术能改善患者临床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在放射外科治疗组中,我们对治疗三月前后KP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t=-0.979(p=0.338>0.05,CI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三月KPS差值(ΔKPS)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t=2.976(P=0.005<0.05.CI95%),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放射性外科治疗在松果体区肿瘤的长期疗效明显差于显微手术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对松果体区肿瘤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显微手术组患者中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者13例,其中9例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患者,约占70%。这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放化疗后肿瘤标记物水平呈下降趋势,并多数在1月后恢复到正常水平。一旦肿瘤标记物水平出现再次异常升高,多数提示肿瘤复发、肿瘤随脑脊液播散或发生远处转移,在我们的病例中1例患者手术及辅助治疗后β-HCG水平居高不下,最后发现胸部转移。同样,这一现象在放射性外科治疗组中也得以体现,但由于这一治疗方式不能提供相关病理资料,我们这研究中不给予体现。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和放射性外科治疗均是目前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有效治疗策略,而在长期疗效和提高生存质量上显微外科手术具有更大的优势;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监测对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都有一定的意义,治疗后严密监查其水平值,有利于评价治疗效果,有助于发现肿瘤的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