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聚乙烯醇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info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废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开发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但是由于PVA分子主链上含有的大量羟基,使得PVA熔融温度与分解温度非常接近,不利于熔融加工,通过化学改性或共混改性可以降低熔点,但通常会造成其力学性能严重下降;此外PVA耐水性差,功能单一,这些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通过向PVA中添加改性剂来改善其性能,增加其功能,可以拓展其应用范围。工业木质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无毒可降解,具有抗氧化及紫外屏蔽等多种功能。将木质素用于PVA改性以制备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但是木质素自身氢键作用较强,在PVA基体中极易团聚,界面作用力弱,得到的木质素/P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创新提出了利用木质素的两亲性结构,在PVA基体中构建纳米微相分离结构,同时利用木质素丰富的含氧极性官能团与PVA基体构建密集界面动态氢键作用,提高界面作用力,解决了木质素在PVA中分散性差、相容性差的难题。首先,以木质素磺酸(LA)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高强高韧LA/PVA纳米复合薄膜,拉伸强度达到98.2 MPa,拉伸相对韧性高达172±5 J/g,是当时已知文献报道的相对韧性最高的PVA纳米复合膜。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两亲性结构特征的LA在PVA基体中形成多层级纳米微相分离结构,在外力作用下,LA次级纳米球随应变增加而逐步被破碎分散,产生应变诱导分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LA原生纳米粒子与PVA基体之间通过大量的界面动态氢键作用,不断地耗散能量;同时LA分子通过3D啮合效应有效约束PVA的无定型链段,促进链段的延伸和取向,从而实现复合材料同时增强与增韧。LA的引入显著降低了PVA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提高了其热稳定性,为PVA材料的熔融加工提供了更大的加工窗口。此外,LA赋予了PVA纳米复合膜优异的紫外屏蔽功能。在此基础上,为解决PVA水蒸气阻隔性差的问题,将疏水自组装形成的木质素亲水性纳米胶束(LNM)引入PVA中,制备了高强、高韧、高阻隔的LNM/PVA纳米复合膜。由于LNM在PVA基体中形成了纳米微相分离结构,并且LNM表面丰富的含氧极性官能团与PVA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界面氢键作用,而LNM内部的苯丙烷骨架具有疏水特性,使得水蒸气在PVA基体中传输路径“曲折程度”增加,PVA复合膜对于水蒸气的阻隔性能明显提高。此外,LNM的引入还提高了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并赋予其优异的紫外屏蔽功能。为简化木质素的改性工艺,通过简单原纤化处理红木树皮得到含有大量木质素的纤维素,再对其TEMPO氧化制备羧基含量较高的木质纤维素(LCNF),将LCNF引入PVA制备了透明度良好的LCNF/PVA复合膜。LCNF在PVA基体分散均匀且LCNF与PVA之间形成了氢键作用,使得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达到77.3 MPa,杨氏模量达到2.82 GPa。同时,LCNF中的木质素还提高了PVA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热稳定性和紫外屏蔽功能。在利用木质素构建纳米微相分离和界面氢键实现增强增韧的基础上,为赋予PVA复合材料抗菌功能,进一步利用木质素磺酸钠对银离子的吸附及分散功能,通过简单微波辅助还原法制备了以木质素磺酸钠(LS)为分散载体,单宁酸(TA)为还原剂的高效抗菌剂TA@LS-Ag,并将其加入PVA中制备TA@LS-Ag/PVA抗菌复合膜。抗菌剂TA@LS-Ag只需极低的载银量(0.32 wt%)即可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活性。添加1~10wt%抗菌剂的PVA复合膜,在含银量极低的情况下(0.032~0.32 wt‰),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TA@LS-Ag还赋予复合膜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以及紫外屏蔽功能。此外,TA@LS-Ag在PVA基体中形成均匀纳米微相分离结构,LS和TA分子中的酚羟基等极性官能团与PVA形成强界面氢键作用,使得该复合膜还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最高达131.6 MPa,断裂比韧性高达173 J/g,远远高于天然蜘蛛丝的韧性。为拓宽木质素/PVA复合材料的功能应用领域,进一步利用木质素磺酸钠对银离子的吸附功能,制备了仿盔甲结构的木质素改性PVA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简单冻融-溶剂交换法成功制备LS/PVA水凝胶后,将该水凝胶依次浸入硝酸银和绿色还原剂柠檬酸钠溶液,制备了表面包裹银纳米粒子,具有外紧内松微观结构的高强度、高韧性、抗菌、导电水凝胶Ag~0@LS/PVA。在外力作用下,归因于水凝胶内部LS与PVA之间的氢键动态断裂重构,水凝胶表面银纳米粒子团簇的破裂分离,表面致密的水凝胶网络解缠以及银纳米粒子在水凝胶网络上产生的滑移等协同作用,水凝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高达8.49 MPa,断裂伸长率为1285%。丰富的银纳米粒子也赋予水凝胶良好的导电性,其电导率可达7.1 S/m。该水凝胶对于形变和环境温度变化表现出稳定响应性和高度灵敏性。同时丰富的银纳米粒子使其具有高抑菌活性。本文发挥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将木质素引入PVA制备多功能全生物降解木质素/PVA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推动木质素这一重要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利用,还能促进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化,对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增强、增韧及功能化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土体是由岩石不断风化形成的颗粒性材料。物理风化使土体从块石到黏粒跨越约5个数量级,表现出明显的几何跨尺度特性;化学风化使土体从原生矿物到次生矿物种类繁多,表现出明显的矿物组成多样性。这些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相同、成分不相同的颗粒堆积成孔隙形状不一、空间结构复杂的自然土体。因此土体具有典型的颗粒性、多相性、结构性、跨尺度性及非均匀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土体表现出独特的工程特性。由土颗粒粒径几何大小、矿物
聚合物共混改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一个颇为热门的研究领域。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讯设备、通讯基站等电信号的频率已经达到GHz并呈越来越高的趋势,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聚合物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突破PC/PP合金材料国产化的技术瓶颈,降低国内PC/PP合金材料对国外的依赖性,本文利用PP和PC都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特性,采用聚合物共混改性技术,瞄准其在5G行业或者对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2567 Wh kg-1)、环境友好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Li-S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长链多硫化锂在电解液中溶解与迁移,会导致活性物质的持续损耗。此外,Li-S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约80%),影响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Li-S电池的循环寿命。粘结剂是电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其在维持电极结构完整性、保证活性物
在水体中重金属离子难以生物降解,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人们采用不同方法脱除在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其中,黏土基吸附材料应用尤为广泛。伊利石/蒙皂石混层黏土(伊/蒙黏土)是一种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的不规则间层(混层)黏土矿物,然而,将伊/蒙黏土应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鲜见,尤其是纳米粒级伊/蒙黏土及其复合材料。本论文构建和制备了含无机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和/或有机质聚合物(3-氨丙基三
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使我国一次能源长久以来以煤为主。丰富的煤炭资源使煤化工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批商业化运行的新型煤化工项目落地建成。然而,煤和化工产品之间的氢碳原子不匹配导致了煤炭资源利用率低和碳冗余,使煤化工面临着高碳排放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典型的煤制甲醇过程为研究对象,调研了某煤化工厂的煤气化和煤焦化装置,发现将气化和焦化两个过程进行耦合可以实现煤炭的分级分质利用。在此基础上,
柔性薄壁椭圆轴承(Flexible thin-wall elliptical bearing,FTEB)是谐波减速器中波发生器的核心零部件,特殊的椭圆结构使其在工作中长期承受循环交变应力载荷,极易发生故障。由于运动特性的不同,普通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理论不适用于FTEB,而且FTEB的微弱故障特征在强背景噪声下会被掩盖。因此本文在FTEB的运动学特性分析基础上,研究其微弱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方法。
近年来,以共轭聚合物(或共轭小分子)为代表的有机半导体因为其具有柔性质轻、可溶液大面积印刷加工等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应用于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PSCs)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等光电子器件方向。其中,PSCs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器件,在近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步步靠近商业化实际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共轭聚合物的能级调控策略及共混形貌优化手段,以探索相关研究对光电器件性能的提
由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手术创伤和战争等引起不可控制出血造成创伤性死亡已成为全球关切的健康问题,因此开发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材料成为迫切需求,而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止血材料受到青睐,成为现代止血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本论文针对目前止血材料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开展定向氧化耦合热挤压3D打印构建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研究。建立了漆酶-TEMPO体系定向氧化及其调控淀粉吸水性能的
化学镀镍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镍-有机配体络合物和低价态磷酸盐,其现有的处理策略通常是采用两步法,即高级氧化工艺(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结合后续的絮凝沉淀过程实现这些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此类技术对化学药品(如氧化剂、絮凝剂和碱等)或能源的消耗量大,且容易诱发二次污染。化学镀镍副产物亚磷酸盐(phosphite,HPO32-)具有还原性、动力学稳定性和难生
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系统和新型用电设备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电化学储能的需求快速增长,并且也对储能电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新型储能体系例如钠离子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发展对于满足这些需求有着重要意义。而设计和研究合适的电极材料对于实现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和锌离子电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些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