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马麝行为格局与类固醇激素水平关系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至2008年期间,在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繁育中心对81头马麝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了行为观察和粪样收集,有效行为记录时间为592小时,粪样128个。比较分析了马麝行为多样性与圈区及性别的关系,与皮质醇和睾酮的相关性;刻板行为与社群密度,性别,年龄的关系,与皮质醇相关性;马麝冲突行为的行为序;研究结果如下: 1.共记录到马麝46种行为:亲和行为:亲和修饰、亲和接触;尾阴探究;冲突:追击、反击、逃离、前进威胁、环绕威胁、站立威胁;排泄:排粪、排尿;嗅闻:嗅闻食物、嗅闻地面、嗅闻便所、嗅闻蹭尾处、嗅闻墙面;饮食:食精饲料、引水、食树叶;喂小麝;其他:打哈欠,张嘴,抖毛等;站立;走动;跑动;清醒静卧;卧睡;静卧反刍;警视;自我指向:自我梳理、蹄搔扒;站立凝视;刻板:食异物、狂奔、搭蹄凝望、刮舔、立台、往返走、跳墙、站立反刍;蹭尾;挖土。 2.对少有人干扰2区和长期受干扰的4区动物的行为多样性指数r比较,结果表明2区行为多样性r(0.276±0.006,N=513)指数高于4区(0.255±0.004,N=1147),且差异极显著(Z=-3.050,P=-0.002);对雌雄的行为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表明,雄性多样性指数r(0.309±0.005,N=557)高于雌性多样性指数(0.291±0.005,N=627),且显著差异(Z=-2.406,P=-0.016);睾酮、皮质醇同行为多样性指数r成负相关(R睾酮-r=-0.586,P=-0.017;R皮质醇-r=~0.550,P=-0.027)。睾酮与皮质醇成正相关(R睾酮-皮质醇=0.572,P=-0.021)。 3.随着动物头数的增多,其刻板行为持续时间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3头动物的圈舍(0.171±0.030,N=18)的比有2头动物的圈舍(0.065±0.048,N=6)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增加,但没有显著差异(ANOVA,P=-0.260)。3头动物的圈舍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和4头动物的圈舍(0.285±0.082,N=20)无显著性差异(P=0.166)。2头动物的圈舍的刻板行为持续时间和4头动物的圈舍(0.285±0.082)有显著性差异(P=0.037);T检验发现雄性(0.111±0.03,N=18)比雌性(0.097±0.04,N=12)有稍微高的刻板行为,但无显著差异(F=0.007,Z=0.934,P=-0.800)。皮质醇含量的性别间无差异(F=0.738,Z=0.413,P=-0.395),但雄性皮质醇含量(2155.27±385.39)微高于雌性的含量(1545.07±372.85);分别合并各年龄马麝的行为数据,发现马麝从出生开始至2岁其刻板行为有所下降(1岁:0.134±0.08,N=4,2岁:0.063±0.047,N=6),3岁刻板行为有所增加(0.079±0.032,N=9),4-7岁没有记录到刻板行为,8岁为刻板行为发生最高的年龄段(0.38±0.108,N=3),9岁后刻板行为已经降的很低了(9岁:0.03±0.024,N=5,10岁:0.02±0.008,N=3);皮质醇在马麝粪样中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成整体降低趋势,仔麝皮质醇含量为2953.0525±353.9452ng/g(n=10),1岁马麝的皮质醇含量为2363.0682±168.7500 ng/g(n=2),2岁的为2012.7315±422.4537 ng/g(n=2),3岁马麝的皮质醇含量为2072.5000±158.4387 ng/g(n=66),6岁的为1995.9676±75.9094ng/g(n=6),7岁马麝的皮质醇含量为1451.1618±278.0671 ng/g(n=6),8岁的为1571.4594±162.9142 ng/g(n=4),9岁马麝的皮质醇含量为1288.2529±180.1613 ng/g(n=8)。 4.逃离行为的前发行为是摄食(食精料,饮水,食树叶)的概率为43.4%,后续行为中则变为41.8%。前发行为中无威胁行为,后续行为中则出现了威胁行为。蹭尾行为增加,粪尿标记也略有上升。卧息行为、亲和行为基本保持不变。刻板行为总体无变化,但个别刻板行为发生改变。搭蹄凝望、刻板刮舔消失,往返走增加,出现了跳墙行为;威胁行为的前发行中摄食占到32.5%,后续行为发生摄食行为比率为22.5%,亲和行为发生概率下降,产生了追击,逃离,更换威胁方式等行为。蹭尾行为明显上升,粪尿标记也略有增加。卧息行为下降。刻板行为基本无变化,但个别刻板行为发生变化。搭蹄凝望增加,刻板刮舔、立台消失;攻击行为前后行为变化为饮食行为减少,蹭尾行为减少,刻板增加。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我国出现了大量地下水漏斗区,这些区域也因此出现了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给
  为提高剩余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和产酸量, 并节省碱性化学试剂的投加成本,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氨碱厂废渣(即碱渣)为原料, 进行碱渣焙烧实验, 对比考察原碱渣(AR)和焙烧后碱
会议
  本研究采用高压喷射撞击流法破解剩余污泥, 从撞击时间、喷嘴间距、高压泵出口压力几个方面研究该方法对剩余污泥破解的影响。破解效果通过污泥中位粒径(D50)、蛋白质、
会议
  Fenton 氧化法在高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富铁污泥, 针对富铁污泥的特点,提出对富铁污泥进行酸处理后用作污泥调理剂以实现富铁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采用X射线
会议
干扰素γ(Interferon γ),作为干扰素系统中重要的Ⅱ型IFN,是由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主要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它对机体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能激活效应细胞,提高自然杀伤
2月14日,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在阿姆斯特丹揭晓,美国摄影师约翰·斯坦梅耶尔于2013年2月26日在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海岸拍摄的《信号》获得年度图片奖和当代
  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的方法, 比较了电渗透高干脱水、热干化深度脱水和板框压滤脱水三种污泥脱水技术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 电渗透与板框压滤相比, 在富营养化影响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启动周期长、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 在实验室构建两组序批式反应器(SBR), 从颗粒污泥特性、胞外多聚物(EPS)组成、污染物去除性能等角度, 开展不同进水
会议
  污泥消化液是典型的高氨氮低碳氮比污水, 氨氮浓度在500~1500mg/L范围内, COD在1000mg/L左右, 一般C/N<1, 正常的硝化过程被抑制, 反硝化过程所需碳源比较缺乏.在COD中有机
会议
  研究热水解污泥的流变特性, 根据热水解泥含固率(TotalSolid, 简称TS)选择合适的流变模型, 使其在厌氧反应器中产生合理流动.本实验采用8.6%<TS <15.6%的热水解污泥, 在0.0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