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银热解碳抗菌性和部分生物相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学材料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全球科学家的特别青睐。面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生物医学材料还相对贫乏、落后的现状,研究与开发生物材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用银离子注入的方法对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流行的材料热解碳进行表面改性,形成表面富银的热解碳材料。银离子注入能量为70 keV,注入剂量分别为5×10<,14>、1×10<,15>、5×10<,15>、1×10<,16>、5×10<,16>、1×10<,17>、5×10<,17>、1×10<,18>、5×10<,18>ions/cm<2>。并对注银热解碳进行部分生物性能的检测,包括抗菌性和细胞毒性、溶血和血小板黏附等生物相容性实验;同时用XPS、RBS、AES、SEM等手段对注银热解碳材料作了微观表面分析,初步讨论了银离子的抗菌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注入银离子的热解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明显而且长效的抗菌效果。在银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6>ions/cm<2>范围内,注银热解碳的抗菌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注入剂量高于1×10<,16>ions/cm<2>时,注银热解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接近100%。注银剂量为5×10<14> ions/cm<2>的热解碳和未注银热解碳的细胞毒性均为 0 级,而注银剂量为1×10<16> ions/cm<2>、1×10<18>ions/cm<2>的热解碳样品的细胞毒性为 1 级;注入剂量为1×10<16>~1×10<14>ions/cm<2>的热解碳的溶血率接近0,而注银剂量为1×10<18>ions/cm<2>时,有溶血性;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血小板黏附率有增加的趋势,但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SEM表明,热解碳的表面形貌为多层和多孔状结构,AES、RBS分析说明注入热解碳中的银呈非对称的高斯分布,造成了表面的富银层,XPS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样品表层存在银的单质和化合物,且银的价态稳定,富银的表面层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 综上所述,这种用离子注入方法制备的富银热解碳,不但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还保持了原有的生物相容性,说明具有抗菌性能的注银热解碳材料在制备人工心、脏瓣膜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活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体活动性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抽象数学,形成
众所周知,光谱分析是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长期以来,人们进行光谱测量时,总是坚信一个理所当然的假设,即光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时光谱保持不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光谱仪与
现实和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的差异,也表现在后天发展的差异.从总体上看,人的生理遗传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但他们在后天发展过程中
本文在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习作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能够带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多元的能力、良好的素养,本文
光活性材料的开发应用, 给科研和应用领域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因此, 对其进一步的研究, 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本文采用偏振技术对光活性材料NaCLO3晶体和溶于酒石酸钾
随着互联网业务和数字通信的快速增长,光通信网络的容量需求不断的扩大。高速的、大容量的现代光通信系统需要高增益、宽范围的光放大器。光纤喇曼放大器以其独特的宽带放大特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通信系统是基于计算的复杂程度来保证其安全性的,但是随着近年来量子计算及量子算法的发展,尤其是关
近些年来,人们广泛认识到量子力学叠加原理是量子态呈现各种非经典效应的根源,因此,根植于此叠加原理,人们构造出了许多能够展现出显著非经典效应的量子态.这是构造新的量子态的基
近年来,由于超冷原子所处的外势及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实验上可以被很好的调节,超冷原子体系已经成为了一种理解凝聚态物理和非线性物理等问题的重要平台。随着环状外势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