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愁的形象建构与意义输出——“李子柒”短视频的跨文化解读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既是一种情感体验,也是一个具有时空意义的文化概念。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记住乡愁”,引发了新一轮的“乡愁”热潮。在当今媒介泛化的全球化背景下,“乡愁”有了跨地域、跨文化传播的新趋势。随着李子柒在海外社交媒体的走红,其影像传播中建构的田园牧歌景象受到了海内外受众的喜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You Tube平台上观看李子柒视频时纷纷感叹其诗意生活与劳作之美,唤醒了自身关于乡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乡愁对话”,使得个体式的、中国式的“乡愁”逐渐走向了海外。论文综合运用数据分析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使用python软件聚焦“乡愁”的形象建构与意义输出这一核心问题,以You Tube平台“李子柒”短视频的英文评论及活跃粉丝为研究对象,描画全球化语境下“乡愁”的意义生产和跨文化受众对“乡愁”解码呈现的新方式与新趋向,将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带入当下“李子柒”短视频既有的研究中,力图在创新乡愁跨文化传播、建设乡愁想象共同体方面提出初步的理论思考。研究中,抓取You Tube平台“李子柒”短视频播放量排行前二十的视频评论进行词频提取和主题聚类,具体分析跨文化受众对于“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偏好和主题关切;对选取的近20位活跃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跨文化受众观看“李子柒”短视频后的“乡愁”感知记忆、情感投射和价值联想。论文首先通过对“李子柒”短视频样本的内容分析,将其“乡愁”意义生产解析为三个层次,即“媒介真实”的写意诗、“技术表现”的生活流、“地域与文化”的双重“乡愁”主题。其次,论文在对评论文本核心词分析和在线受众访谈记录基础上,探讨跨文化受众对李子柒短视频解码的主要方式。研究发现,跨文化受众在观看视频中通常会依据视频符号表征和自身文化经验等对其进行多维解码,大体上呈现移情式、反思式和想象式三种解码类型。最后,论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具体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在中西文化间展开对话的基础和可能存在的障碍。论文指出,“李子柒”短视频的跨文化对话得益于东西方受众对于当代女性性别特质和社会角色的价值认同,及中西文化传统上的“桃花源”与“伊甸园”在精神上存有的共通之处。而中西不同文化语境下受众的预先认识与刻板印象、文化认同与身份焦虑等因素则会对乡愁跨文化传播产生一定“文化折扣”。基于此,研究提出当代“乡愁”的跨文化对话的改进策略:1.重视文化“他者”,尊重文化多样性;2.表达“女性”主体意识,提升文化可见度;3.“官方话语”助力“民间话语”,实现中国“乡愁”意义的有效输出。
其他文献
认知作为涉及个体心理的微观机制,影响着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这为理解未来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提供了有益视角。传播影响力是一个统合性概念,认知则为其提供了可供感知的具体标识。在数字技术构建的微粒化、圈层化、再组织化的社会生态中,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运作主体,未来传播的着力点在于从认知层面出发,解决个体“以我为主”的信息关联性问题,凝结传播的价值逻辑。未来,需通过传播内容与个体认知结构的契合,以认知推进寻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支撑、服务、引领能力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一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研究生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二是博士生紧缺问题,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且与“考研热”相比,硕士生读博意向没有那么强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博士生的重要生源,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体验
学位
进入21世纪,全球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许多新要求。为回应这些新要求,美国开启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其中,欧林工学院改革成就卓著,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欧林三角”课程体系,在工程教育界大放异彩。借鉴其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有益经验,我们将获得不少启示。本研究选取欧林工程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具体课程设置、项目式学习以及支撑条件等四方面对欧林工程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介绍。在此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迁移,许多农村妇女也加入其中,家政服务行业则是她们比较集中的行业。进城家政女工作为农村进城务工中老年女性的代表,处于性别和职业身份的双重弱势地位。由于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与户籍限制,进城家政女工工作和家庭分离,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割裂,这也构成了进城家政女工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扩散,微信已经完全融入进城家政女工的城市生活,包括
学位
2022年由我国承办的冬奥会在国际上引起了收视狂潮,其独具中国传统韵味的开闭式和闭幕式,让本次冬奥会成为了我国继2008年奥运会后,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的又一成功案例。探究中国奥运会在跨文化叙事中对受众认知建构的路径与方式,分析传播困境探求破局之道,以期为未来的可行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当前正处于全球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国家、地区、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主要的科技和知识生产机构,具有推动科技发展和促进经济提升的职责。高校科技成果需要通过向产业界及社会转移的方式产生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辨析和阐述,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中介理论,提出高校科技成果的资源配置应该采用市场制度进行安排。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对
学位
研究生招收数量激增,而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不良事件屡屡登上成为热点,大众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放到了两者之上。因此研究导学关系既有利于了解目前的学校里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现状,也有利于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合适的建议。指导风格贯穿于导师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之中,对研究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目前在不同指导风格下,研究生对导师相关信息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我们设计了3个阈下启动实验。实验一为了探讨
学位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育人制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推行个性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本科生导师制属“舶来品”,主要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历史悠久,且成效显著。我国于20世纪40年代引入该制度,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普遍存在制度断层和制度低效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制度创新与优化,充分发挥本科导师制的育人功能。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
学位
目的 探讨分析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阶段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
期刊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众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知识素养以及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诉求,全面落实好德育工作。本文针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素养提升对策,其中教学观念的转变是第一步,教师需要明确德育目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全面践行具有差异性的教育理念,稳步提升德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