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井壁结构受力远程自动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厚表土条件下混凝土井壁结构破裂灾害对人身安全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矿井不得不停产对其治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井壁结构与地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力学参数不易确定,一般的井壁结构变形及受力理论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差别较大,因此,在对混凝土井壁结构变形受力规律进行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混凝土井壁结构的实时变形、受力监测及基于监测信息的超前预测,对于进一步研究井壁结构的受力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分析了深厚表土条件下混凝土井壁结构破裂的力学机理,并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混凝土井壁结构监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表土段井壁内壁应变和表土与基岩交界处应力的监测上。 (2)论述了混凝土井壁结构受力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济宁三号煤矿副井井壁受力监测工作为例,研究了监测仪器的选择、埋设方法,仪器间的连接和整个监测系统的形成以及监测系统的核心—监测系统软件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等功能。 (3)分析了目前工程中常采用的预测预报模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根据监测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井壁结构受力监测信息的灰色预测预报模型(等时距灰色模型、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灰色优化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预报模型(有动量的梯度下降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4)基于灰色预测预报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预报模型,选取Delphi7.0和Matlab6.1作为软件开发工具,以Windows为操作平台,利用Matlab提供的ActiveX自动化技术实现Matlab与Delphi的接口,使用Delphi自带的Paradox数据库作为数据库支持平台,采用BDE技术作为数据库引擎,开发了混凝土井壁结构受力远程自动监测预测预报系统,并将预测预报系统以菜单形式嵌入到FWC2000安全监测系统中,完善和扩充了监测软件的功能。 (5)运用完善后的监测软件对济宁三号煤矿副井井壁进行受力监测和基于监测信息的预测预报。实践表明:灰色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都比较满意,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其他文献
牵引变电站是电气化铁道的供电枢纽,对整个铁路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大多数变电站都在传统“四遥”的基础上增加了“遥视”功能,但是由于带宽的限制,目前多数牵引变电站仍采用各种信息分离传输的方法,“遥视”信息不通过远动通信网络传输,而是采用其它专用信道,这不太适合通信资源十分紧张的铁路通信系统,所以视频远动等信号综合到同一信道进行传输便成了铁路通信的一种趋势。但是由于铁路系统的通信网络建设发展不平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DSR)可为电力系统安全评估和控制决策提供大量有效信息,DSR的快速求解是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目前求解DSR的拟合法计算结果可信但计算量大,实用解析法计算速度快但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拟合法和实用解析法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发现实用解析法求得的DSR边界超平面系数误差与机组同调性密切相关,该误差偏移与同调性分群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观察发现各负荷注入节点的电压相角的同调性
用电量是电力企业经济指标考核管理的基础数据,是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因此,准确、及时并且全面的掌管电能的信息量是供用电管理水平、增
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是近20年来结构优化领域内的一个热点,被公认为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均匀化方法和变密度法。本文
支架是航天器许多仪器的支撑部件,它对相关仪器安全可靠地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支架阻尼参数难于准确确定,导致对涉及支架的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常常相差很大。本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负荷的优化分配作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内容,其研究工作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项工作对于系统的经济运行不仅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
电磁-力学耦合问题,在能源、交通、国防等重要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已经形成了涉及电磁物理与固体力学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就横向均匀磁场中悬臂铁磁板的失稳问题进行
锅炉控制系统由于参变量多,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控制要求高,属于复杂控制系统。全国大大小小锅炉不计其数,工况不一,多数锅炉系统效率低下且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隐患。所以研究高效经
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无人员伤亡、机动性能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上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起落架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无人机的
车用乙醇汽油具有低污染、省能源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本文在总结集中控制基础上,进行了建模仿真,提出了集散式发油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作为工程实践项目,本设计不但需要进行电路和控制器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现场工况和工程造价问题。通过多方调研,在总结以往设计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本设计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控制方法和方案。例如,开发了脉冲捕捉功能实现速度计算,下位机利用模糊控制方案实现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