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水基纳米流体在微小管道内两相流动流型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化传热工质,在传热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将纳米流体应用于两相流流动与传热方面,例如作为换热工质在微小流道内气液两相流动,正在成为换热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在两相流动中,流型是两相流流动特性以及传热特性研究的基础,流型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流动阻力、流动的稳定性、压降以及换热特性的变化。纳米流体在气液两相流动中的流型转变的研究就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只有掌握了纳米流体在气液两相流动中的流型转化规律,才能更好的研究其在两相流动中的其它诸如压降、换热系数等规律。纳米流体在微小流道内两相流动还没有人进行过相应的研究。本文进行以下的研究工作: (1)搭建了微小流道竖直与水平气液两相流动的实验平台,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在微小圆形流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型特性。 (2)研究了在内径为1.6mm的竖直玻璃毛细管圆管内的氮气-CuO水基纳米流体的两相流流型分布图,实验气体是氮气,液体是去离子水。实验首先对毛细管内氮气—去离子水垂直向上流的两相流流型图以及对应的压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和前人提出的应用于常规管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毛细管内气-水两相流流型和常规圆管的流型图有很大不同。在小管径的条件下,在气相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液体相互之间碰撞融合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各流型间的相互转化在更小的液相速度下就已会发生,搅拌流和环状流向低速区发展。 (3)在水中添加不同比容积的SDBS和CuO纳米颗粒制备成SDBS水溶液和纳米流体,对SDBS水溶液和纳米流体在垂直毛细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图进行了测量和总结。研究发现在毛细管内,使用SDBS水溶液和纳米流体后,毛细管内的气液流型转化在更低的流速下产生。SDBS水溶液和纳米流体对两相流流型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添加表面扩散剂SDBS和纳米颗粒后降低了溶液表面张力而产生的。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和表面扩散剂浓度变化对流型图几乎无影响。 (4)在水平管实验中,SDBS水溶液和纳米流体在水平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型与纯水的气液两相流型在泡状流、塞状流区域无较为明显的区别,波状分层流与弹状流和环状流的流型转换则有较大的差别,波状分层流的区域随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大。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和表面扩散剂浓度变化对流型图几乎无影响。 (5)表面张力的变化是影响水平毛细管两相流流型的主要因素。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后,液体表面张力减小,重力影响因素增大,受重力的影响,液体大多集聚在管子的底部,从而,在管中难以形成液塞或难以在管壁上形成均匀的液膜,分层波状流区域向弹状流及环状流区域拓展。而添加纳米颗粒后,表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分层波状流区域进一步向弹状流及环状流区域拓展。而泡状流与塞状流、塞状流与弹状流的转换线受表面张力的影响小,流型的转变基本不变。
其他文献
为了切实落实好“党员活动日”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志愿服务活动,近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区民政局、区科协、区果树产业协会在潞城镇岔道村北京玉宝果园联合举办秋季果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导致工作时单位面积积累热量越来越多,过高的温度会使芯片失效或者损坏,因此需要高效的传热设备对多余热量进行转移。根据牛顿冷却公式,强
脑-机接口是一种新兴的人机交互方式,它的应用领域广泛,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研究科目,并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脑-机接口中刺激方式以及信号分析方法的研
投资基金的基本策略之一,是关注类别,这个常识性问题常被投资者忽视。现结合各类开放式基金在2009年上半年的绩效表现,再次重申当前投资开放式基金的一些策略。 One of the
人脸检测是指将人脸从图像或视频中检测出来并提取面部特征的过程,它是人脸识别、特征定位的首要环节。同时在监测跟踪、出入检查、医疗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价值。人脸检测受背
随着工业、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截肢患者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假肢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他们不再满足假肢的可行走功能,还要求假肢的美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北京特色果品也已陆续上市.而平谷早熟苹果又为百姓餐桌提供新选择!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的金峡红苹果生态园正硕果累累,红澄澄的早熟苹果挂满枝头。据果园负
板式换热器因高效、紧凑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以及城市集中供热等领域。但在其应用领域内,冷、热两种介质流量相差较大的情况较多,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板片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药物洗脱支架(DES)通常作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第一选择。血管支架显著降低再狭窄率并满足血运重建的需要,但其临床应用依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