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分析法评价TransPRK矫正散光效果的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分析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正不同度数散光的效果以及眼内散光对其矫正效果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进行TransPRK手术矫正近视散光的患者共157例(均选取右眼),术后随访均满6个月。(1)根据术前散光度数将其分为低度散光组(<1.00D)、中度散光组(1.00D?1.75D)及高度散光组(≥2.00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各组进行视力、屈光度的随访观察,以研究TransPRK矫正不同度数散光的临床效果差异。(2)将低中度散光眼(96只眼)按照眼内散光(ocular residual astigmatism,ORA)与术前总散光的比值分为低ORA组(ORA/术前总散光<1)和高ORA组(ORA/术前总散光≥1),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各组进行视力、屈光度的随访观察,以研究眼内散光是否对TransPRK矫正散光造成影响。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对手术前后散光的相关指标进行运算和评估。
  结果:
  1、术后6个月时,低度散光组、中度散光组及高度散光组分别有84%、95%、81%术眼的裸眼视力(UCVA)≥20/20。三组术后分别有97%、98%、93%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无改变或提高1行及以上,三组均未出现最BCVA下降超过1行的病例。三组术后柱镜度数在0.50D范围内的术眼百分比分别为90%(低度散光组)、89%(中度散光组)、76%(高度散光组)。
  2、低度散光组、中度散光组及高度散光组术后散光的矫正指数(CI)平均值分别为1.23、1.07、1.06,其中高度散光组与低度散光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的调整系数(CA)平均值分别为0.81(低度散光组)、0.93(中度散光组)、0.94(高度散光组),表示分别有19%、7%、6%的散光过矫。
  3、低度散光组、中度散光组及高度散光组术后的误差角绝对值|AE|分别为(9.67±9.33)°、(3.79±4.88)°、(3.57±3.54)°,低度散光组的|AE|值大于中度散光组和高度散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分别有59%(低度散光组)、88%(中度散光组)、95%(高度散光组)术眼的|AE|≤10°。
  4、术后6个月时,低ORA组及高ORA组分别有92%、88%术眼的UCVA≥20/20。两组术后分别有98%、96%术眼的BCVA较术前无改变或提高1行及以上,两组均未出现BCVA下降超过1行的病例。低ORA组中全部术眼的残余散光均在0.50D以内。高ORA组中有77%术眼的残余散光在0.50D以内。
  5、低ORA组和高ORA组术后散光的CI平均值分别为0.95及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A平均值分别为0.95(低ORA组)及0.79(高ORA组),表示分别有5%及21%的散光过矫。
  6、低ORA组和高ORA组术后的|AE|值分别为(2.75±4.77)°、(11.4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94%(低ORA组)、48%(高ORA组)术眼的|AE|≤10°。
  结论:
  1、TransPRK能安全有效地矫正低度、中度及高度散光,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但其矫正低度散光的精确性不及中高度散光。
  2、TransPRK矫正散光的效果总体上趋于过矫,且散光度数越低,过矫趋势越明显。在临床工作中矫正低度、中度及高度散光时可分别适当欠矫19%,7%及6%。
  3、TransPRK矫正散光的效果受眼内散光的影响。当全眼散光主要来源于眼内时,TransPRK矫正散光的效果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是(retinitis pigmentosa,RP)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具有高度遗传、临床特异性。RP的临床表现为夜盲、进行性视野缩小,视网膜电图显著异常或熄灭型,中心视力丧失严重者可致失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RP是世界范围内中年以下人群失明重要原因,影响全球200多万人。鉴于RP具有遗传异质性和复杂多样的遗传方式,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我国仍有50%RP患者
目的:  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BRVO)的临床特征。分析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抗VEGF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研究。通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ThisEye眼科医院集成化信息系统,搜索2016.1.1-2018.12.31眼底内科初次诊断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核对所有患者的眼底
期刊
目的:观察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Verisyse)和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Rayner)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效果。  方法:收集2010年06月至2018年12月植入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或Rayner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的无晶状体患者共46例(4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接受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无晶体眼患者共23例(23眼)。B组:接受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
目的:  观察睑板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评估睑板腺癌行肿瘤切除并个性化眼睑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加深对该少见疾病的深入认识与理解,为睑板腺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学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1.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治的9例9眼睑板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灶部位、TNM分期等,采集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以及家族史等。
学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比较基于新型扫频OCT光学生物测量仪的Haigis、Holladay I、Holladay II、Hoffer Q、SRK/T和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并对预测偏差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行IOLMaster700检查的患者613人(6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发病时黄斑及视盘结构和微循环状态的变化特点。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对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葡萄膜炎专科的AAU的患者,收集患眼及对侧眼数据。同时招募年龄性别屈光度等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均选取右眼数据。收集入选者的病历并收集年龄、性别、
目的:观察总结一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膜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加深对这类临床上相对罕见眼表疾病的认识及了解。  对象与方法:  1.设计:回顾性非对照性病例系列研究。  2.收集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2012年6月~2019年6月所治疗的13例(15眼)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膜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眼部体征、发病部位、手术方法以及
目的: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深度肌松,可显著降低CO2气腹压的同时不影响手术条件和手术视野,但术后肌松残余是实施深度肌松后伴随的主要风险,舒更葡糖钠的问世及发展使上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舒更葡糖钠是一种高效甾体类肌松药的选择性拮抗剂,但其的昂贵价格与较高的过敏反应发生率阻碍了其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使用新斯的明和不同剂量舒更葡糖钠逆转罗库溴铵诱导的深度肌松的效果,通过分析与比较各组的TOFr
目的:1.本研究旨在观察白内障手术并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后Toric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包括轴向旋转稳定性及人工晶体倾斜稳定性。2.观察Toric人工晶体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3.观察Toric人工晶体稳定性与术后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本研究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体(toric intr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