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S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参与式行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67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出发,基于空间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应用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深入研究了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及养老设施空间设计策略,同时探讨了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旨在填补养老设施实践性研究方面的空白,以实际项目经验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管理运营等提出策略建议,为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案例及经验参考。?
  首先,研究系统阐述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现状及发展,介绍了参与式行动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其次,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更新实践,设计了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流程;再次,通过访谈、测绘、问卷、行为观察、公众参与调查等方法,分析了设施的功能布局、空间利用情况等,总结了设施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模式特征及使用需求,明确设施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公众参与对设施进行设计与更新实践,并进行更新后评价反馈,针对评价结果再次进行更新,直至解决设施问题,完成研究目标。最后,经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和总结,笔者得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参与式行动研究的研究者除提供专业支持外同时担负着其他的角色,如公众参与的发起者、策划和组织者、多方主体的协调者、公众意见收集者、创意激发者,作为中立方,保持决策的公平公正;2)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流程为发现问题——设计——实施——评价——再设计实施——反思总结;3)参与式行动研究可提高建筑设计能力,获得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研究成果;4)经过积极引导和合理设计,老年人会产生更多社交活动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均衡性;5)人性化管理、居家化氛围等可促进老人自主活动并持续发生社交行为;6)老年人对设施各空间的选择受空间形态、功能复合性、空间可达性、设施运营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协同作用影响。?
  在此结论基础之上,笔者从设计和运营两个层面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建议:1)明确功能分区,进行复合性空间设计;2)空间有限时为交通流线赋予功能性以提高利用率;3)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学;4)主要活动空间要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达性;5)保证环境明亮;6)营造居家化氛围;7)动态化设计,持续性收集反馈并改进同时空间具有可改造性以适应未来发展;8)活动安排要多样化且难度适中;9)设施管理制度弹性化,并引导老人转换活动场所,同时关注并促进老人社会交往。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区中的大学校园与其周边城市街区之间的城市空间,即大学校园边界空间。在知识经济、知识城市的背景下,大学校园不应再是一个在城市环境中的孤立空间,而是一个聚集学术资源,智力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教育、研究和知识生产的综合空间。大学与城市之间在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自发、不自发地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大学校园正在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依托校园
学位
建筑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其建筑也随着文化、技术、审美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其中影响最为持续、最为深远的因素是该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虽有四季之别但也常年保持稳定的规律,它持续影响着当地的建筑、材料、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建筑屋面作为建筑中与自然接触最紧密的外围护结构,承担着极其重要的防水、保温、隔热以及建筑造型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使建筑得以区分室内外,起到人
学位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优化其空间设计成为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当前社区养老领域的研究中,定性研究较多,传统行为学的研究较扎实,而运用ICT技术的定量研究仍有较大空间。本研究综合ICT技术和传统行为学方法,具体以ICT数据采集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拍照法为主。选取上海市静安区L机构为典型案例,将包括对机构内老年人、员工和社区
学位
建成环境是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对既有建筑的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选题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由历史建筑转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师通过改建、扩建和修复在既有建筑里改变其结构、材质和构造,使它适应一座当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里,保护理论和科学、博物馆内涵都在不断扩充和演变,除建筑设计外,有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策展等更多专业领域融入到项目中,这使得此类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不到40年城市化率由20%提升到50%以上。城市发展也迅速面临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城市更新”作为“存量规划”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同时还亟待更多的研究与尝试。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城市更新的概念不断丰富,更新模式也历经了“政府主导,推翻重建”、“市场主导,公私结合旧城开发”、“公、私、社区三向伙伴为基础,上下决策相结合”的不同阶段[1]。历史
学位
从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着手,通过对于文化演艺产业的现状以及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大背景的分析,可以确定工业遗产改造为小型观演空间这一具体的改造类型有着广阔的前景。不难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出现大量的相关实践。故笔者希望对于此类改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来填补这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空白,并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参考。明确了选题的研究价值之后,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准确定义以及研究范围,然后选
TOD开发模式以其高效率的特点得到大中城市的大规模复制性的运用,是集约型城市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受限于传统的平面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即便城市高层建筑在轨道站点附近聚集,其空间组织依旧是基于平面化的城市层面。垂直方向的空间与城市产生了断裂,城市高空形成一个个高层的孤岛。TOD模式要求在站点附近集中高强度的开发,城市高层建筑向站点附近聚集,为城市平面要素的垂直向延伸提供了可能性。  论文在既有研究的基
学位
空间体验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空间体验中一种特别的意识现象,现象的同时性。这种意识现象表现为,在连续的空间中,主体感受到一种游离的空间体验,在对空间的认识中同时存在多重解读的可能性,能够激发体验者深入而动态地阅读空间。为了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对这种体验进行研究,本文引入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容,基于意识层面,对相应的空间体验加以分析,最终达到揭示该意识现象的目的。  本文分为六章。在第一
学位
本文依托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具体实践经历,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详细剖析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设计建造的全过程。论文结合相关理论及二里头遗址博馆的实际建造过程,从材料地点性、文化性、象征的角度,材料表面与饰面的角度,材料建造逻辑、建构与非建构的角度对材料的文化表达、知觉表达、建造表达进行论述,讨论材料与知觉、空间、时间、文化、建造等方面的关系,希望能够对遗址博物馆材料建构表达设计做出积极探讨。  
本文在中国建筑行业由快速建设阶段逐渐向平稳发展阶段过渡的背景下,主要探讨了建筑物生成过程中受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生成后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即建筑物的社会性。本次调研,选取杭州市F区W村的乡村营造项目为例,通过访谈、观察等手段,对该项目的生成及生成后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项目的生成方面,着重调查了该项目的生成过程、生成中的主要参与者、参与者在其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各社会角色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