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导师门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病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出导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方药组成的核心药物、药物类别以及高频药物聚类方组等,总结导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来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导师门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病例。将患者病例信息录入到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工作表中,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方药。其中具体方药组成数据标准化处理后采用二值量化处理,将每味中药作为统计变量,根据是否使用某种药物分别赋值“1”或“0”,建立导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数据库。统计出导师所使用各个中药频数、药类分布规律,运用SPSS22.0等软件,将高频药物采用聚类分析,并对聚类方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处方305个,统计分析得出:药物使用总频次为6627次;平均每个处方使用21.73味中药;共应用中药150种,使用的频次超过50次的药物共有41种,这41种中药累计应用频次为5428次,占药物总应用次数的81.91%;将所有高频药物进行分类,可分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化湿药、温里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泻下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出现频率分别为16.78%、22.62%、15.68%、8.47%、10.13%、1.49%、4.66%、6.13%、5.20%、4.46%、2.23%、2.14%。高频药物聚类方组共分为7组,分别以清热祛湿、柔肝抑酸、疏肝理气、祛湿化痰、补虚暖胃、开郁化滞、清热化瘀为组方特色。结论:通过研究,总结出导师治疗CEG重视“补后天之本”,但重视补后天不代表独补后天,导师临证尤其重视湿热病机,认为CEG内镜下的糜烂,就是典型的局部湿热致病的表现,故本病的发病基础为脾胃虚弱,病机关键为湿热蕴结、胃络受损。此外,还有虚寒、气滞、血瘀、食积、浊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互转化、夹杂致病的情况。导师运用“从肝论治”理论治疗CEG,基本治法为清热祛湿、疏肝健脾,包括清热、祛湿、疏肝、理气、健脾、活血、消食、抑酸、暖胃等法,随证变通,常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和柴胡疏肝散,并强调生活中的调护在CEG治疗和预防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