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背景下的村庄治理结构研究——以敦煌D村为个案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敦煌绿洲一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运用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和文献法,借助试图超越结构与行动对立的“关系主义”路径,将该村的合作社放到乡村治理的整体环境中,阐释合作社作为一个治理主体置入村庄后,基层政府、村两委、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如何在互动中影响村庄治理,并形成特定的村庄治理结构。  文章首先介绍了D村概况,并回顾了村庄治理的变迁,分析了村庄公共组织体系。然后考察了D村当前的治理结构,研究发现:  D村的治理结构是镇政府、村两委、合作社、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多重力量互动的产物,在理性化的时代,各治理主体在特定的结构性力量制约下,不断地再生产这种互动关系。  镇政府与村两委干部在合作社相关事务中,形成了双向依赖关系,成为村庄治理的强势力量。现实中的合作社是在村精英的联合,成为精英们向上获取资源的工具,合作社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并没有促成普遍的农民合作,增进村庄的社会关联,因而对村庄公共治理功能有限。作为村庄治理重要主体的精英也并非一同质群体。除村干部这一体制内政治精英以外,部分在村的经济精英以加入合作社、担任村干部的形式产生了日益增大的影响力,不过,并没有改变现有的村庄权力结构。此外,普通村民的非均衡参与也影响了村庄的治理结构。  文章结论部分,总结了村庄治理结构的形成逻辑,并就D村这类村庄如何走向“善治”作了一些思考。
其他文献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近些年,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域逐渐向农村延伸,各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经济发
农民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从其职业角度来定义的。而目前,农民的概念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演变为“一切农业户口者”,身份与职业混淆使用是当今农民研究
堤防标准化施工管理是油田黄河堤防建设与维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水利工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要有高质量的管理水平、强有力的施工管理措施作保证。如
一九八零年代以后,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迅速,大批农民皈依基督教。本文作者通过理论研究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山东省N村归信基督教的农民这些个案按照皈依原因划分为不同的
学位
由于城市化发展,苏州农民集中居住社区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社区居民文化参与问题。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集中居住社区为例,研究农民集中居住社区中的文化参与状况,通过调查对集中
在归纳石化行业压力容器安装中的一些问题后,提出清除这些常见病的方法和建议,以保证公共安全.
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煤矿安全监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依法做好此项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
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各类机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机组,企业设备管理难度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对冶金企业设备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分析现状及完善措施。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族际通婚发生在两个不同种属群体成员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被视为民族关系的“晴雨表”,测度民族融合的重要指标,对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外学者对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