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合并睡眠障碍的易患因素,并对急性期PS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的分析,为临床早期发现急性期PSD合并睡眠障碍,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及相关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卒中后抑郁和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将纳入研究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疾病组(急性期PS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与对照组(既无抑郁又无睡眠障碍者),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等数据,分析疾病的易患因素,分析疾病与卒中相关的特征,评价疾病组患者的睡眠特征及抑郁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结果:1.统计分析105例患者数据提示疾病组患者既往疾病史,包括高血压病(P<0.001)、冠心病(P=0.002)、糖尿病病史(P<0.001),吸烟史(P<0.001)、饮酒史(P<0.001),高脂血症(P<0.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01)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2.疾病组与对照组卒中特征中,卒中责任血管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卒中是否受累优势半球(P<0.001)、影像学Aspect评分(P<0.001)、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HISS评分(P<0.001)、mRS评分(P=0.003)、卒中后生活能力损害程度:卒中后ADL评分(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在因素的影响后,高脂血症、受累优势半球、影像学Aspect评分、NHISS评分与急性期PSD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P=0.036、0.008、0.009、0.037)。4.急性期PSD合并睡眠障碍的睡眠特征分析:睡眠总时间(5.50±0.46小时),低于参考值(7.0-8.0小时);睡眠效率(85.38±3.56%),低于参考值(90-100%);初入熟睡时间(0.81±0.23小时),高于参考值(0-0.5小时);觉醒时间(1.44±0.67小时),高于参考值(0-0.4小时);REM期时间(0.81±0.30小时),低于参考值(1.4-1.9小时);疾病组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SDS评分)与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PSQI总分)呈正相关(rs=0.855,P<0.001)。结论:1.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疾病的患病易患因素。2.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生与是否受累优势半球、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生活能力损害程度有关,且优势半球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生活能力损害严重者较易发病。3.高脂血症、受累优势半球、影像学Aspect评分、NHISS评分是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4.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睡眠特征:睡眠总时间缩短、初入熟睡时间延长、觉醒时间延长、REM期缩短、睡眠效率降低。且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