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口腔鳞癌颈淋巴转移的PET、PET/CT诊断价值研究目的:通过与CT/MRI检查和临床触诊比较,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PET/CT在诊断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2009年60例口腔鳞癌患者,于术前两周内分别进行PET或PET/CT、CT或MRI检查,分别获取①PET或PET/CT影像;②CT或MRI影像;③临床触诊的淋巴结状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种方法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的差异。结果:PET或PET/CT在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1.82%,CT/MRI和临床触诊敏感性分别为77.27%、68.18%;PET或PET/CT在判定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78.95%,CT或MRI和临床触诊的诊断特异性均为76.32%;PET或PET/CT、CT或MRI和临床触诊的准确率分别是80.0%、76.67%和73.33%。结论:PET或PET/CT在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略好于CT、MRI和临床触诊。PET或PET/CT在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作为一种诊断方法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其准确率(P=0.580)、敏感性(P=0.368)、特异性(P=0.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章口腔颌面部肿瘤颈淋巴转移的PET/CT诊断价值目的:通过与MRI检查和临床触诊比较,评价PET/CT在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08年~2010年3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于术前两周内分别进行PET/CT、MRI检查,分别获取①PET/CT影像;②MRI影像;③临床触诊的淋巴结状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种方法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的差异。结果:PET/CT在判定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5%,MRI和临床触诊敏感性分别为75%和70%;PET/CT在判定颈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93.33%,MRI和临床触诊分别为80.00%和60.00%,显示了较高的特异性;PET/CT、MRI和临床触诊的准确率分别是88.57%、77.14%和71.43%。结论:本研究表明,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特异性方面明显好于MRI和临床触诊,其特异性分别高于MRI和临床触诊13.33%和33.33%(P=0.006)。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淋巴结转移判定中作为一种诊断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三者准确率(P=0.103)和敏感性(P=0.819)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艾滋病临床数据等复杂的临床数据通常包含相互关联的纵向数据(Longitudinal Data)和生存数据(time-to-Event Data),分别对纵向和生存数据建模的方法由于忽视了这种本质的关联
目的分析一期或二期义眼座植入术后发生结膜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2003至2012年期间眼座植入术后出现结膜延迟愈合患者8例(8只眼),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均按眼科常规处
张凤翔,山东青岛人。2008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邢少臣工作室,2010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
电子沙盘模拟对抗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Y高校《企业ERP电子沙盘模拟对抗》课程为例,基于Ub D(理解性教学设计)的"逆向设计"和"过程性评价"思想设计课程环
目的:通过应用MTT、DAPI、DNA-Ladder法检测生长抑素与奥沙利铂的联合干预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肝癌株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模型药物
目的探讨鼻咽癌MRI动态增强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以了解Gd-DTPA动态增强MRI对诊断肿瘤内乏氧和微血管情
目的: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居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胃癌死亡人数几乎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足叶
目的1、构建针对SMYD3(SET and MYND domaineontaining protein3)基因的micro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检测沉默效果;2、研究沉默SMYD3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
雅梅的画,给人一种隔世的感觉,同现实的世界没有直接的关系。雅梅的画如同梦境。这梦境几乎都是黑白世界,宁静、清纯,玻璃杯似的一砸就碎。这种梦境,她画了十来年的时间,一幅
目的:β1,3葡萄糖基转移酶8(β3Gn-T8),又名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7(β3GalT7),是本课题组首先在国际上克隆获得的人类糖基转移酶新基因。已有研究表明该酶可能与肿瘤侵袭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