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今文献情志郁病的病机理论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相关古籍文献,梳理出古人对于情志郁病认识发展的流经,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认识进行归纳,明确情志郁病的概念,探究情志郁病发生的病机,总结情志郁病的分类与传变规律。从而完善现代中医对于情志郁病病机的认识,为中医治疗情志郁病提供新的理论思路,为现代中医情志郁病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方法:1.采用文献信息学方法,通过使用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资料,全面搜集并整理古代秦汉到明清关于情志郁病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情志郁病总体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2.通过史学考据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把握情志郁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梳理情志郁病的溯源与后世的理论补充。3.采用理论归纳分析方法,提炼出情志郁病的概念内涵、核心病机以及不同的病证分型。内容:本文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1.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古代情志郁病的源流,包括中医情志生理学,神志生理学的发展过程,情志郁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在历朝历代的不同侧重点和相关疾病。2.情志郁病作为一类疾病,有着较为复杂的生理病理基础,通过分析古籍文献对其发生的生理基础“神志”和“情志”做了较为详细的概念解析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郁”的病机概念,为情志郁病理论框架提供完整生理学基础。3.情志郁病的核心病机是气机郁滞,受五行理论的影响,古人对于情志郁病的分类主要以五脏为核心,五脏各有其所主的情志,根据脏腑病机理论并结合临床实际,笔者将情志郁病分为心郁,脾郁,肝郁,胆郁四大类。4.目前中医学对于情志郁病的研究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及相关疾病入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概念的模糊和脏腑病机层面的混淆问题。结论:1.情志郁病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以古代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构建出来的。五行与五脏相对应,脏腑各有其所主情志。2.临床实践中,情志郁病的诊疗却与五脏理论存在不符,随着中医学发展和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摒弃了肺郁和肾郁这两种脏腑病机分型,中医情志郁病主要是从心、脾、肝、胆四个情志脏腑进行相关论述的。3情志郁病的核心病机是相关脏腑气机郁滞。4现代临床单从肝论治情志郁病是中医情志郁病理论研究思路的萎缩,将肝主疏泄理论进行夸大和延伸,并应用到所有情志郁病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情志郁病理论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统计数据,结合统计学分析,评价益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确定益肾疏肝汤能否降低LOH患者的中老年男子症状评分,能否提高患者的游离睾酮(FT)值。方法: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大一院泌尿男科门诊符合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按入组顺序采用随机编号,制作随机数字表
研究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手段评价使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疗效,包括对临床有效率的分析以及神经痛、焦虑症状的缓解。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检索CNKI、SINOMED、VIP、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国外三大数据库Pub Med、Cochrane、EMBASE,纳入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选择筛选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阳虚质及气虚质亚健康青年的治疗效果及本穴区温度变化,研究针刺过程足三里穴区皮肤穴温变化特点,为临床使用本穴治疗偏颇体质的亚健康状态提供依据。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质亚健康状态青年受试者30例,气虚质亚健康状态青年受试者30例,根据不同中医体质将受试者分为治疗I组(气虚质组)和治疗II组(阳虚质组)。两组均采用相同干预方式,直刺右侧足三里穴0.75-1.0寸,以得气
目的:通过针刺右侧足三里穴,观察不同体质青年受试者双侧足三里穴及内庭穴皮肤温度在不同时点的变化,探讨不同体质人群针刺循经效应的差异,为针刺疗法与中医体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本次试验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募青年志愿者,经体质判定后纳入平和质受试者30例(平和质组),阳虚质受试者30例(阳虚质组)。进行试验时控制实验室温度为26℃±1℃,湿度为30%±10%。两组受试者将测温区域暴露在实验室
目的:本课题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V2.5,TCMISS V2.5),探讨宋立群教授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宋师对本病的临证治疗经验。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目的:分析影响PCOS合并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因素,通过比较不同糖代谢PCOS患者OGTT和OGIRT动静态指标的差异,来评估哪些指标可以确切评估PCOS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并探讨痰湿型PCOS合并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特征性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为痰湿型PCOS的中医临床辨证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038例PCOS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血清性激素水平、OGTT和OGIRT参数、β细胞功能指
目的:基于HIS“真实世界”收集高血压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病例,分析探讨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位、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并建立常见证型的诊断模型,为高血压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建立成熟的中医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IS系统提取2017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数据,根据多因素分析的一般规则,最终纳入316例。采集与高血压合并房性心律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表现为盆腔粘连的持续改变、疼痛以及不孕。据报道,不孕症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50%,且患有不孕症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的6-8倍。本次研究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采用腹腔镜联合补肾通脉饮治疗,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提供更广阔的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目的:本研究是以黑龙江省名中医—刘松江教授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将刘教授多年来积累的相对完整且符合纳入要求的病案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刘教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经验,整理、提炼并总结刘教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用药规律、学术思想与治疗体系,为提高大肠癌临床综合治疗的疗效给予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将刘松江教授2010年1月-2020年12月治
目的:通过对历代“结”病机的文献辨析,梳理构建“结”病机的概念及内涵。包括,结在中医学的概念,结病机的概念,结病机的特点,结病机的分类,从而构建完整的“结”病机理论,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路。方法:本文通过文献信息学的方法,全面搜集,历代医家关于“结”病机的资料,进行历史溯源,文献辨析。把握“结”病机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提炼“结”病机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结”的病机理论重构。内容:1.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