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翻译的确立到存异伦理的解构:劳伦斯·韦努蒂翻译理论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翻译研究派的集大成者、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53- )的翻译思想。本文认为韦努蒂从德国重异质的思想传统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延异策略)中汲取养分,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自己独特的翻译研究及翻译体系。本文认为韦努蒂翻译研究系统分为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由于韦努蒂使用的是解构主义的“延异”策略,因而其内部系统的翻译理论话语互相关联,并在内部产生出强大的张力。这种张力向外蔓延,从而生成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外部系统。这就是韦努蒂用来考察翻译所产生社会效果的理论话语。本文从韦努蒂的理论论著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话语作为脉络,力图揭示其话语系统生成的过程以及韦努蒂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大推动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韦努蒂翻译思想的研究:引言部分概要论述韦努蒂其人其学,以及梳理韦努蒂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一章论述韦努蒂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论及翻译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以及翻译研究派的翻译研究。第二章解释韦努蒂翻译思想的资源及其翻译思想之根。在考察韦努蒂翻译思想资源之后,本文提出“归化中心主义”的概念。认为韦努蒂的“一异贯之”之“道”,就是对归化中心主义的解构,并将其运用在翻译所产生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的变革上,以翻译伦理来进行衡量,成就了其翻译研究派集大成者的地位。第三章研究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话语的内部系统,以揭示对“归化中心主义”的解构。基于对“译者的隐身”、“症候式阅读”的认识,韦努蒂从施莱尔马赫那里借来“异化归化”,并将二者放在二元对立的两极。其后韦努蒂通过梳理英美翻译史上典型的例子展开对“归化”翻译的批评,从而提倡异化翻译,并提出实施异化翻译的具体策略,即妄用式忠实与对抗式翻译。第四章研究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话语的外部系统,也即韦努蒂以更大的视角考察翻译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时构筑的一系列话语。韦努蒂在认识到翻译遭受到种种来自社会的耻辱之后,推出抵抗译入语文化的“小民族语言的翻译”,主张在译文中释放“语言剩余”。实行这种策略的翻译产生塑形“文化身份”的作用。翻译起到巨大的社会效应。应该怎样衡量这种社会效果呢?韦努蒂继而构筑新的二元对立:存异伦理与化同伦理。并通过解构法将这一对二元对立解构,推出定于一尊的“因地制宜”伦理,即一种促进文化变化与更新的因地制宜的伦理。本文认为,韦努蒂不仅以“异化”翻译这种独特的视角为翻译鸣不平,而且也以他独特的方式促进学术界正视并重视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所具有的重大的理论价值,并加速了翻译研究由学术的边缘向中心移动的步伐。这就是异化翻译以及翻译伦理转向所烛照的神韵。
其他文献
林存光先生新近的批评文章认为,方朝晖在重新解释"三纲"时混淆了服从道义与服从权威,应当看到绝对服从与大力谏诤这两种相反立场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多重面相。林文为"三纲"代表
通过分析研究,主要介绍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并且从这五个方面探讨了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方法,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阎连科的《炸裂志》问世后引起不小的争议。它不是一部依照现实主义模式写出来的作品,而是实践他"神实主义"理论构想的一次尝试。"神实主义"看重的是作品文本潜藏的"内因果"
近些年来,石油钻井施工中安全事故的例数逐年增加,经过对各种事故成因的分析以后发现,基层钻井大队习惯性违章是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就基层钻井队习惯性违章
利用遥感技术,在甘肃省重点矿山开展了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地质环境等多种信息相结合的动态监测,建立了矿山开发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及技术方法,
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多、施工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其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其中造价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因此,探索立足于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之上
课堂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语言类学科中,课堂更是师生沟通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英语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当积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一种较为活跃的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弱势群体——失地农民。他们缺乏稳定平衡的社会保障的支撑,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间,成为种田
码分多址(CDMA)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多址干扰的存在,不仅使系统性能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限制了系统容量提高。多用户检测是一种从接收端设计入手的干
中学生道德发展正处在"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阶段,中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试图通过构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即时互动模式、信息平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