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IBV分子流行病学及TW型IBV弱毒疫苗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glankej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禽类疾病,严重影响着世界养禽业的发展。IBV基因组具有非常高的突变率和重组率,在有宿主选择压和疫苗免疫压时更易发生突变,该特征导致IBV拥有众多血清型和基因型,由于IBV不同血清型与基因型之间交叉保护力较差,使得IB成为当前禽类疾病中最难防控的疾病之一。近几年,TW型IBV在中国南方流行逐年增多,成为普遍流行的基因型,目前尚无对型疫苗进行防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开展了以下相关实验:本研究从国内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肉鸡IB发病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33株IBV毒株。对分离株进行S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其中122株分离株可分为8个基因型,QX型为优势基因型,此型毒株占分离毒株的62.4%,TW型毒株占分离毒株的9.8%。4/91型毒株分离也较多,占总分离毒株的9.8%,其中4株毒株与疫苗株同源性超过99.7%,是否为疫苗株还需进一步验证。此型毒株广泛参与病毒重组。另外,还分离到11株变异株,占总分离株的9%,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进一步分析发现变异株均为重组毒株,主要为4/91型、QX型和TW型毒株间相互重组,其中4/91型毒株参与重组的毒株占总变异株的63.6%。本研究选取国内不同IBV弱毒疫苗评价对QX型IBV和TW型IBV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发现同一疫苗两次免疫效果低于不同疫苗联合免疫效果,如两次单独免疫疫苗CAB和疫苗AMI可对QX型IBV攻毒组分别提供86.6%和73.3%的保护,但当采用CAB+AMI免疫组合后可提供93.3%的保护。然而,所有疫苗组合均不能有效保护TW型IBV攻毒组,保护率均低于50%。鉴于TW型IBV已成为国内第二大流行基因型病毒,因此有必要开展TW型IBV弱毒疫苗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TW型IBV GX15毒株进行SPF胚连续传代培养,获得了1株TW型致弱株GX15F105。安全性实验表明,随着GX15病毒在SPF胚中持续传代,该毒株对鸡胚的适应力逐渐增强,而对雏鸡致病力逐渐下降,特别是F80以后代次接种10日龄SPF雏鸡不再发生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F95病毒对气管、肺脏和肾脏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当传至F105时接种鸡各组织微观结构与空白对照组鸡只相同。进一步攻毒实验证实接种GX15F105可以抵抗GX15F5的攻击,相对保护率可达80%;气管纤毛停滞实验证实F105(103.5EID50)组、F105(104.5EID50)组和F95(103.5EID50)组气管纤毛运动能力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无异著差异,提示GX15F105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主要器官病毒载量测定实验进一步证实,F95和F105组在攻毒后各器官病毒拷贝数极其显著低于攻毒对照组(P<0.001),且F105组更优于F95组;不同代次毒株全基因测序分析发现F50、F80、F95和F105多个位点核苷酸发生稳定的点突变、核苷酸插入和缺失,并最终导致GXF105全基因组中19个氨基酸发生稳定的插入与替换,这些突变可能是导致GXF105致病力减弱的原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我国南方IBV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监控,掌握了其主要流行趋势,筛选出针对QX型IBV毒株的最佳疫苗组合,并制备了1株TW型IBV弱毒株GX15F105,实验证实该弱毒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作为防控TW型IBV潜在的疫苗候选株。
其他文献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共生于节肢动物和线虫体内的立克次体,能够通过细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雄性雌性化和杀雄等多种机制调控宿主的生殖行为。作为世界上研究最为深入、应用非常广泛的害虫卵期寄生性天敌,赤眼蜂也会受到Wolbachia的感染,并进行产雌孤雌生殖。本研究选取被Wolbachia感染营产雌孤雌生殖的短管赤眼蜂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盐酸四环素对短管赤眼蜂的毒性,然后以测得的亚致死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是鳞翅目害虫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在烟草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的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在生产上,烟草害虫的药剂防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叉角厉蝽的推广应用。为了探明烟草上常用药剂对叉角厉蝽存活及捕食作用的影响,寻求叉角厉蝽与药剂联合应用的可能性,本文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点滴法分别测定了2种生物药剂和
学位
赤眼蜂(Trichogramma Westwood)隶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是鳞翅目(Lepidoptera)害虫的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营两性生殖为主,但由胞内生细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诱导产生产雌孤雌生殖行为。产雌孤雌生殖赤眼蜂由于其具备高繁殖力低饲养成本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挑选感染wTpre菌株的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感染w Ccep菌株的卷蛾赤眼蜂(T.
一、前言随着工业的发展,胶粘带和胶粘剂工业亦飞速地发展着。国外胶粘带生产量和消耗量都很大。以美国为例1982年生产量高达30亿米2,并且估计五年后要突破60亿米2,而且都有系列化产品,品种齐全达数百种之
期刊
昆虫嗅觉系统对选择寄主、觅食、趋利避害、繁殖等行为反应具有关键作用。昆虫嗅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气味之后,位于嗅觉感受器神经元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编码”外界气味分子,将刺激物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最终传递至脑。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雄虫诱杀等方法防治。由于桔小实蝇自身
本研究根据番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理参数,通过瘘管手术获得不同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下空肠的主要消化酶活性、离子浓度以及p H值用以作为胃-肠两步消化酶法中酶和缓冲液体系的理论依据,并通过探究番鸭仿生消化参数,后通过体外仿生法与体内排空强饲法及北京鸭仿生法进行对比,判断体外仿生法评定番鸭饲料代谢能值的可行性,为快速准确评定番鸭饲料代谢能值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探索番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和微生物的耐药性,因此值得关注环境中兽用抗生素残留对共存的抗生素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影响及机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强力霉素胁迫下敏感型和耐药型大肠埃希氏菌在共培养时的适应性差异,并通过比较两者的代谢性能解释其机制,为科学评估兽用抗生素及其耐药菌的环境效应提供参考。以大肠埃希氏菌K12为研究对象,选取第0代敏感型和经强力霉素梯度浓度传代驯化的第38代耐药型,交叉
经由知行合一,阶级的经济形态提供社会知识的统一原理,这涉及阶级关系及其统治形态的如何"知识具象"问题,引发对"《资本论》原理"的重新审视。据此,必须充分重视《资本论》对商品经济形态"知"和"行"的界定,科学引出唯物史观的知识规定——历史类型学、矛盾结构学及其危机形态学。阶级社会知识原理进而"阶级学"和"档案学",其实是表明:唯物史观不外在于《资本论》,而内在于《资本论》,盖因在知识生产上唯物史观乃
黄羽肉鸡是我国特有家禽品种,羽毛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其重要的商品性状,决定其销售价格。然而,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约有15%的黄羽肉鸡出现羽毛发育迟缓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羽现象,降低了其活体外观及屠体品质,但其原因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研究了黄羽肉鸡胚胎期和生长全期羽毛生长发育规律、胚胎期毛囊形态发生过程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并基于鸡胚胎模型,探究了Wnt/β-cate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