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下的乡村传播——以关中地区的一个“城中村”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之后,传统乡村结构在国家政治力量下发生自上而下的变革。这种变革大致有两次:第一次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这次变革中,传统的乡村结构由原来“散沙式的街坊、分层化的社团、闭塞的共同体”自然村转变为被纳入国家高度一体化组织中的基层行政单位。第二次发生于80年代以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乡村社会由原来党政高度集权的组织向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民主法治社区转变。  除此而外,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使一些城郊村转变成城中村,在这些村落里,主动的“非农化”过程和被迫的“城市化”过程同时进行着,对于那些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落,村民对村落的依赖不仅有行政性依赖,更因新时期下的村民利益很大程度上依靠村庄集体利益而转变为利益性依赖。  在上述基础上,村落内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县级市里一个城中村的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描述并分析了在这个村落结构中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绪论。主要阐述当代中国乡村所处的内外变化等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背景。在这一部分,研究者综述回顾了本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传统乡村结构和传播状况研究、社会转型期下乡村体制变革研究、城中村研究以及对乡村社区传播状况的传播学研究。三、研究方法。阐明“质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选取陕西省关中地区CZ村进行田野调查的原因。四、CZ村的故事。用陈述事件的方式描述信息在CZ村的流动过程并加以讨论。五、结论部分。在这一部分里,笔者总结了对CZ村信息流动的分析。提出1)“城中村”拥有的“在城中”这一地理优势,在硬、软件上都给村庄整体和单个村民更多的信息接触机会。2)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确保了国家信息的顺利传达;同时,村两委会也是村民面对外部的信息代理人。3)人民公社制度留下的组织结构仍在村落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4)村组织内实行的其他传播措施较为有力地保证了信息传播在村庄中的传播,并通过信息的传播,舆论的引导促使村庄内村民的意见整合。
其他文献
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书记何富麟在2004年9月向国家广电总局赴疆调研组的工作汇报中指出,新疆的区情和特点决定了新疆的广播电视发展出现了两极:一极是广播电视在促进改革和
期刊
在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采取怎样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模式,既能确保泄洪洞改建工程施工安全,满足工期要求,又能确保工程质量?本文所总结的吊挂井
期刊
我国建筑幕墙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到21世纪初,已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世界第一幕墙使用大国.2003年我国就生
本文从上海大世界的发展轨迹中寻找上海近现代娱乐业的发展与近现代都市公共空间成长之间的关系,立足于上海大世界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近现代上海空间发展和市民社会间的发展关系
为了优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定义了改进的Vague集的相似度量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传感器的权重。然后定义了各
基本技法利用色相/饱和度削弱原来丰富的色彩,再利用通道混合器为照片赋予整体冷色调以渲染冬季的气氛。调修重点1.画面影调要求为中间调。2.要求低饱和冷色调。3.要重新修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