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量粘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油层粘土稳定剂的优选与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胜利油田的大部分油层都属于高粘土砂岩油层.粘土矿物遇水会发生膨胀、分散与运移,造成油层的破坏.由于粘土矿物的广泛存在,并对油田的开发至关重要,生产商们开发了少量无机盐类和种类繁多的大分子聚合物类粘土稳定剂并应用到了油井作业的各个方面.应用表明,粘土稳定剂在地层中有效地稳定了粘土,保护了油层.但国内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面仍存在问题,使用上还缺泛针对性,特别是大分子量的阳离子聚合物粘土稳定剂应用于低渗油田时,渗透率下降高值可达到70﹪-80﹪,造成油层堵塞.在对国外小分子量阳离子聚合物粘土稳定剂研究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利用三烷基胺、环氧氯丙烷以及氧化还原体系合成了DSW-5000型小分子量的阳离子聚合物粘土稳定剂.经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DSW-5000能够有效稳定粘土,特别适用于低渗油田.针对胜利油田复杂多样的油层,为提高开发效果,该课题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评价方法,对2种无机盐类、12种阳离子聚合物类和1种无机聚合物类粘土稳定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应用优选,使粘土稳定剂的使用规范化和系统化.地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等,其中蒙脱石遇水极易膨胀,是造成地层伤害的主要原因.实验使用了油层中最常见的Ca蒙脱石.在评价方法上,主要利用国际上常用的X射线衍射仪来精确测定各种状态下的Ca蒙脱石的晶面间距,以此来评价粘土稳定剂的稳定粘土的效果.实验表明,各种粘土稳定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在1.5﹪~4﹪之间,而不是生产商所提供的0.5﹪.通过乙二醇蒸汽饱和法、水洗法、水浸泡法对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效果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模拟地层高温条件,对粘土稳定剂的抗高温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比粘土稳定剂处理前后岩心中粘土矿物的运移变化情况,从微观上观察粘土稳定剂的处理效果.通过"01"评价表对实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编号为①②③⑤⑥⑦⑨号阳离子粘土稳定剂的各项指标较稳定,在对粘土的防膨、防粘土颗粒运移、耐冲刷、耐高温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性能,在地层处理中应优先采用.通过引入二次参数,将胜利油田的地层划分为四类,结合推荐的应优先选用的阳离子粘土稳定剂进行了岩心流动实验,优选出了不同区块所应优先采用的粘土稳定剂.现场实验表明,优选的粘土稳定剂对粘土的稳定效果好,对地层的影响小,达到了油层保护的目的.
其他文献
生物炭(Biochar)是由生物质在限氧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解而生成的一种物质,因其含碳量高且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它具有和木炭类似的物化性质。作为土壤添加剂,生物炭不但能够改良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捕获温室气体,而且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本论文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400和600℃条件下制备两种生物炭,分别记作BC-400和BC-600,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
该论文首先围绕纳米结构TiO太阳能电池中光阳极的制作及光电化学特性研究展开工作,并利用导电聚吡咯膜对其进行敏化.
为了研究电极表面结构组成与电催化活性,在分子水平及表面原子排列结构的层次上认识氨基酸的电催化,该论文采用表面原子排列明确的Pt单晶面作为工作电极,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
该论文主要是考察静态电场,静态磁场对均匀溶液中合成的纳米晶体生长的诱导取向作用.这个研究的出发点是:(1)电(磁)场是具有方向性的,在具有方向性的环境中生长的晶体也应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树状支化分子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能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树状支化分子可分为两类:树枝状大分子和超支化聚合物.这两类聚合物有一些共同点,
该文的研究重点是新型的离子交换材料和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1.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几焦磷钨酸钛TWPP的最佳合成条件,并合成了这种尚未报道的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对合成产品进行
该论文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共分四章来讨论:第一章:论述了超分子体系及其弱相互作用力.研究超分子体系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其中研究超分子体系的理论方法主要是采用ab init
该论文提出一种制备TiO纳米多孔膜电极的方法,并成功制备出了透光性好、性质稳定、光催化活性高的TiO纳米多孔膜电极,并就该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该实验所自制的不同晶型、不同
该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有序热解石墨(HOPG)嵌锂行为的拉曼光谱研究,第二部分是大麦原生质体的光电化学研究.第一章中以现场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为主,结合电化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