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产主义背景下乡村田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彭水县罗家坨传统村落田园景观设计为例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地区大量的山区乡村,其耕地呈现分散不规则和零星碎片化的状态,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处于乡村现代化转型的今天,如果一成不变的抱守传统农耕的生产方式,势必难以推动乡村的振兴与发展。二战后欧洲出现的“后生产主义”理论,重构了乡村的功能和空间,生产不再是乡村的唯一功能。对于“后生产主义”的研究,为我国此类型乡村的生产田园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乡村田园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后生产主义”为理论基础,探索西南地区山地乡村的田园景观设计方法,丰富乡村田园的转型发展路径,进而打破城乡对立,助力乡村振兴。首先从“后生产主义”的相关理论研究展开,梳理其基本内涵、发展特征,论证了“后生产主义”在我国乡村的适用性,并结合当下语境进行本土转译;其次,对田园景观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乡村田园景观设计的经验及不足;然后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重新思考乡村田园景观:以“后生产主义”对传统农耕的“非农化”、“商品化”和“多功能化”的机制转变作用于生产田园,使其在保留田园生产特征的同时,兼具非农业生产的多种功能——重现传统农耕的历史文化价值、重构乡村生活的自然生态模式、重建城乡互动的乡村发展路径;再针对研究对象功能的转变,提炼出后生产主义背景下乡村田园景观的设计方法;最后,将方法运用于罗家坨传统村落田园景观设计中,以期实现其传统田园的转型发展,推动村落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后生产主义”对现代农业生产的重新定义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山地田园的生产实际,提出当前乡村生产田园功能性转型的可能性,并指导田园的景观化设计。作为独特的景观类型以及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田园景观在已有的乡村建设研究中关注度稍有不足。本文聚焦田园景观,侧重于生产性田园,从三个方面提出设计方法:设计构想上,提出从“社会闭环”到“共享之环”、从“生产半径”到“多圆相交”、从“乡村生活圈”到“城乡共享圈”的目标。设计原则上,提出融合产业,协作发展、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延续乡野,特色发展、传承文化,持续发展的要求。具体设计策略上,从田园空间的“变”与“不变”出发,提出“田园形态之不变、田园文化之小变、田园生产之大变、田园生活之渐变”的手法。借鉴后生产主义理论,针对山地乡村生产田园的发展瓶颈,抓住时机,开展适应现代需要的田园景观设计,开辟乡村转型发展的路径,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要素的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重庆有着山水城市之称,因长江、嘉陵江交汇形成了两江四岸的地理格局。在这种地理格局的影响下重庆产生了众多类型丰富的码头,这些码头不仅承担着重要的货物运输功能,也是人们生活与生产的空间场所。重庆的码头促进了生产商贸的流通,也催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码头文化,因此码头成为了重庆城市记忆和情感的重要符号。但是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交通技术的革新与突飞猛进,传统的交通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码头逐渐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城市化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环境不断变好,但新城空间扩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老城空间被一再压缩。因为过去部分地区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文化价值保护意识,街区改造多是直接拆除原址建筑重建,使得很多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被破坏。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具化,国家对于这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视度也随之提升。同时为适应新时
学位
根据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我国仍有超过5亿的人口居住在乡村。但长期以来乡村振兴的关注点集中在物质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常常忽略了村民主体的意愿,从而导致乡村公共空间的价值缺失。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和交流情感的场所,也是村庄的精神象征场所。理想的乡村公共空间能够展示乡村聚落的特色生活氛围和精神面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越来越重视村民公共生
学位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国家政策倡导终身学习、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模式,新型的学习空间也应运而生。高效便捷的共享学习空间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然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且多变的,如何让共享型学习空间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是设计应当关注的重点。因此,结合服务设计的方法,对共享型学习空间展开设计研究和实践。本文选取共享学习空间中“共享盒子”这一独立型学习空间
学位
路灯被称为“城市家具”,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城市的同时还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它服务于城市大众,又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将实用性与景观性融为一体的城市路灯,是城市环境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传递出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形象成为其设计的重点。所谓的在地性是指设计上与当地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吸收当地的、历史的、民俗的风格以及区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学位
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能够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目前,ChatGPT在推理能力、文本生成能力、对话能力等方面实现提升,能够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在改善虚拟教学环境、优化辅导机制、完善评估体系、构建科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有智能导师系统、教学机器人和教学评估系统等。新技术
期刊
在全球化背景下,酒店的设计风格和服务方式逐渐呈现出国际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范式,但随着“体验经济”概念在市场上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消费的首要目的不再是基本的物质享受,实现精神上的追求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传统酒店已经令消费者感到厌倦,吸引力和竞争力丧失。消费者在选择酒店的时候,不仅希望能在身体上得到基本的休息与放松,更渴望在空间当中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让精
学位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城市建设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城市建设者们独立探索,筚路蓝缕开拓奋进的重要时期,这段历史时期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但由于行业缺乏对这段历史时期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以至于当年建筑师们的探索实践形成的宝贵经验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总结和记录。而当年建筑师们的建设实践,对今天的城市建设者们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重庆在
学位
<正>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批判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认识事物、把握现实、改造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思维与方法,也就是系
期刊
<正>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和世界观方法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的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为人民自我奋斗、建立人民政权指明了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