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园林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生态文明史上的传世杰作。它由最初北京西北郊的一处天然湿地,经历代不断生态优化,最终于清乾隆时期升华成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园林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生态文明史上的传世杰作。它由最初北京西北郊的一处天然湿地,经历代不断生态优化,最终于清乾隆时期升华成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
借助历史、地质和考古资料,全面复原了清漪园营建之前的自然风貌。首次把清漪园的营建放在一个大的生态视野下全面考察,提出北京小平原、大小西山风景区及瓮山西湖湿地三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是清漪园营建的生态基础。
在研究大量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依托湿地建设大型山水园林传统生态造园模式。并以清漪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其从自然湿地到皇家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即: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优化,融入诗情画意的园林创作,移植儒学基因的生态意境升华,传承中国生态智慧的可持续保护。正是这四个过程的完美结合,才成就了闪烁中华生态文明之光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论文直面北京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认为西北郊湿地环境的消失已经动摇了颐和园可持续保护的生态根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保护方法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保护措施。并借助统计学方法,编制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为颐和园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也为同类历史名园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以往对城市广场的设计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场形态、广场功能、广场的视觉景观以及广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很少涉及广场空间品质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社区商业空间的适老化设计作为社会养老热点问题的一部分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此情况下,作者开展对于我国社区商业空间适老化设计的相关研究和写
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在于:提出命题假设、描述作为背景的现象条件、分析背景条件下区域空间的演化,并利用相关理论对命题作出检验、以解析现象条件作用于实体空间的机制。具体包
随着城市的扩张,交通量的激增,高架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进入城区的高架因此已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忽略的因素,而高架与轨道由于其独特的构筑方式,桥下空间越来越多的与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编制层次之一,是城市规划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的直接依据。在《城乡规划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层面文件的出台
人行桥是人类建造的第一类桥梁,从最初为了满足跨越与交通的实用目的,后来又成为代表建造技术与材料进步的结晶,体现财富国力的象征,现如今成为许多城市展现艺术底蕴和人文关怀的
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量显著增加。实训类建筑作为职业教育学校区别与普通教育学校特有
城市绿地是指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一种城市用地。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亦面临土地、资金、法规等多重矛盾制约。城市绿地的问题与其它城市问题交织在一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基地,城市开发区作为承接这一转移的主要接洽点,已经成为城市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连接点。开发区成为目前城市空间范围内最具增长活力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