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冠延长术(crown lengthening surgery,CLS)是通过牙周手术的方法,降低龈缘位置、去除和修整相应牙槽骨来暴露健康的牙齿结构,延长过短的牙冠,利于牙齿的修复并解决美观问题。生物学宽度(biologica width,BW)理论是牙冠延长术的基础。生物学宽度是指龈沟底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冠方附着于根面的结缔组织,这一恒定距离约为2.0mm。牙冠延长术就是通过降低牙槽嵴顶,在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建立符合生物学宽度的距离。   牙冠延长术已成为临床上日趋广泛应用的一项牙周外科技术,本研究对牙冠延长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观察了牙冠延长术术后的各项牙周指标和龈缘位置的变化,分析了术后效果的稳定性,提出了手术改良的建议。按照Ⅰ型(薄扇型)和Ⅱ型(厚平型)对上颌前牙区的手术患者进行牙龈形态学分类,并分析二种类型术后效果的差异。   本研究一对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间的140例(202颗)接受牙冠延长术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基本资料分析和回顾。研究二对140例中22例患者的28颗术牙术后随访12个月,详细记录术牙术前、术后1周、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牙周各项指标包括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松动度(tooth mobility)以及断端位于龈下的距离(distance of tooth fracture under gingival margin,DT-G)。观察术牙术后、修复后各项牙周指标及龈缘位置的变化,分析牙冠延长术术后效果的稳定性和美学效果。   结果:   1.临床上对牙冠延长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递增率为57%,患者来源科室以修复科转诊为主(65.71%);手术需求因为以牙外伤折裂至龈下的最多(47.03%),其次是死髓牙劈裂达龈下(23.27%)和龋坏残根达龈下(17.33%),其余则为不良修复体侵犯生物学宽度及临床牙冠过短(露龈笑)等美观要求。手术牙位以上前牙最多(70.30%),手术方法以龈切+翻瓣+骨切除及修整为主(90.00%)。   2.采用三种不同方法的手术中,共有86.86%的患牙断端得以暴露,术后即刻效果显著。   3.对140例中98例上颌前牙区的手术患者进行牙龈形态学分类,Ⅰ型(薄扇型)占27.55%,Ⅱ型(厚平型)占72.45%,Ⅱ型所占比例较大。Ⅱ型生物学宽度大于Ⅰ型。   4.术后牙龈形态学观察:1周拆线时术区牙龈稍红肿,术后6周术区牙龈为淡粉色、坚韧。术后出血指数变化:术后1周术区龈缘BI平均值为1.67±0.32,术后6周术区龈缘BI平均值0.69±0.28,术后6周至12个月BI值略有上升,但仍低于术前。菌斑指数与牙周探诊深度:术后6周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松动度:术后1周比术前略增加,术后6周至12个月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提示术后6周是冠修复的合适时机。   5.Ⅰ型(薄扇型)和Ⅱ型(厚平型)术后12个月的牙周指标BI、PD、PLI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6.术前断端位于龈下的各位点在术后即刻均暴露在龈上1~2mm,术后1周龈缘位置略移向冠方,术后6周已基本恢复到术后即刻水平并保持稳定。提示术后1周龈缘位置上移与水肿期有关。术后6周冠修复后至术后12个月期间,28颗手术患牙仅发现5个唇侧位点(2.98%)发生了龈退缩(其中3例为Ⅰ型患者),其余是稳定的。提示术后12个月龈缘位置是稳定的。   结论:   1.牙冠延长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以配合冠修复为主,术后即刻效果显著,术后6周是修复治疗合适时机。   2.Ⅰ型和Ⅱ型牙周生物型的术牙在牙冠延长术后远期龈退缩上略有不同,其余牙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3.牙冠延长术术后12个月术后效果稳定。
其他文献
近年来,河南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发展较快。1980年为81万亩,1981年扩大到136万亩,占全省植棉面积的15%;增产效果显著,一般比直播棉花增产1—8成以上,霜前花增加2—3成。随着
目的:   本研究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对上颌骨进行扫描,获得图像后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并测量与种植相关的解剖结构,一方面可为双源CT用于颌骨解剖结构测量的定量基础研究提供数
期刊
由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通路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智慧在不断增长,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12年,受制于宏观经济,消费市场购买力整体上升态势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手术切缘组织病理学表现及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各临床病理学参数(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理学分化程度,肿瘤发生的部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其两者
吕杂2号高梁杂交种,系原山西省吕梁地区农科所于1977年用3197A 不育系作母本、吕梁1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矮秆、大粒、高产、优质的中熟杂交种。试验示范情况 1978年参加全国
玉米矮花叶病(MDMV)是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一种禾谷类病毒病。它在我国的分布也非常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些地区发病相当严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的
磷肥的施用时期、用量、方法,直接影响着磷肥的经济效益。(一)时期据测定,在花生整个生育过程中,不同生育期对磷素的吸收量为:幼苗期占总吸收量的8.75%;开花期占24.9%;结荚
经观察,沐阳县栽培地黄退化严重,占80%左右。其原因是花叶病、卷叶病所致。用无病毒种子和根茎芽尖繁殖法培育的植株,90%没有退化现象,获得高产。 After the observation, M
2012年仲秋,河南省首个针对主持人召开的研讨会“声音·力量——郑州电台主持人张明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张振华、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助理、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