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我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从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到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走向大学、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做准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地理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地理学科的教学也更加重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化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正文中,笔者主要应用参考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际情况展开了调查分析。主要以菏泽市曹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高一至高三各两个班级和三个年级的地理教师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经过研究分析得知,生活化教学主要存在学生日常生活化的运用欠缺和教师生活化教学理论理解不深、实施方式单一等问题。由于面临高考,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任务重,导致生活化教学实施缓慢。基于现状调查,从学生、教师、学校、教学环节四个层面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建议,强调学生与教师地积极参与,学校重视关注,课堂各个环节的运用,使建议更具体化、层次化。本文重点突出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结束课程的具体应用,详解了生活化教学在实际课堂中如何应用,把策略更具体化,给一线教师生活化教学提供便利,并进行了必修一第四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空间变化》两个案例分析,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笔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还存在只重视结果,注重解题,忽视概念的获得过程、忽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与《课标》理念相悖,也导致了数学概念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揭示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的思维过程。因而,将问题导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先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中数学概念问题导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强调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在课程实施中,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充分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创设活动教学情境,营造开放民主的师生氛围,倡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与学习共同体理论不谋而合。学习
“教育部编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是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于2017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而练习系统是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练习系统使用调查为切入点及依据,一方面,聚焦文言文练习系统地内部分析,对其构成要素及其编写特点等要素进行剖析,揭示文言文练习系统的基本规律,为一线语文教育者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聚焦文言文练习系统的使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掌控并监管整个学习过程,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任的过程。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十分重要。老师把大部分的课时分配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也进行了大量的英语阅读训练,但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探其原因不难发现,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师占主体地位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学生难以做到英语阅读自主学习。英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新版教科书即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于2019年陆续投入使用。2007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正文与辅助文上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更丰富,措辞更合理,表述更客观;辅助文增加学习聚焦与思考点两个栏目,重视历史地图插图以培养时空观念。以上差异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时代发展迅速,两版教科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输入技能之一,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总分30分,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听力的地位,通过使用恰当的听力策略,发展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本研究在会话含义理论的视角下,以临清市某高中高三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测试法以及访谈法,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剖析会话含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以下问题:(1)高
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是新中国成立后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频率最高的文章之一,在语文教材选编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不同时代鲁迅作品的讲解重点和讲授方法都有很大差异,新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精神,理解鲁迅作品忧愤深广的思想内涵,领略小说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语言修辞艺术,感受他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是当下语文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祝福》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融合当下学术界鲁迅研究的新
感恩,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处处贯穿着对学生感恩情感的培养。本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和感恩内涵,探讨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总结感恩教育的特点,旨在将感恩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当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之中,把学生培养为有责任、有担当、知感恩的合格接班人。除绪论外,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基于“报本反始”之理,感恩包涵感恩父母、感恩国家、
作业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促进学生知能转化、助力教师教学等重要作用,故作业系统需要受到重视,更值得被研究。论文选取部编本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素材,将其阅读部分作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比较研究。部编本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统一编写的教材,它的全面使用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一纲多本”局面的结束。鲁教版教材是山东人民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材,在山东省广泛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加强和创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线上教学,使其充满时代活力,更好的培养人,这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疫情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不能停歇,教育事业尤其的耽误不得,因此国家教育部门适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了线上教学政策,指导各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