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Φ74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进行了混凝土材料一维应力状态和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动态损伤演化实验研究。一维应力状态下SHPB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随着应变率增加,表观刚度增加,达到相同应变所需的应力提高,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也增加,损伤导致的破坏应变减小。用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的相对变化反映材料的损伤,用超声波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实验表明,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测得试件端面间的超声波波速有变小的趋势。但在波速减小的总趋势中,波速会有局部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三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试件受到冲击时,内部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作用。由微裂纹扩展、累积,产生的裂纹损伤效应和原先的微孔洞被压溃,产生孔洞压实效应。裂纹损伤效应,导致波速下降;孔洞压实效应,导致波速上升。当孔洞压实效应起主要作用时,混凝土试件受到冲击反而波速上升;反之下降。实验表明,随着应力三轴度的增加,相同打击速度和相同打击次数下的混凝土损伤演化明显减缓。通过钢环实现对试件的被动围压,在多次冲击加载时,薄壁钢环围压的试件,应力三轴度N基本不变,而厚壁钢环围压的混凝土试件,应力三轴度N逐渐增大。对于相同钢环厚度的被动围压试件,相同冲击次数时,冲击气压越大,损伤变量D越大。此外,对钢环中的侧限压进行估算,分别给出了按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解。如果把平面应力问题解中的E替换为E/(1-v~2),v替换为v/(1-v),替换后的解也就是按平面应变方法所求得的解。LS-DYNA软件模拟了试件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SHPB冲击实验,数值模拟与实测的应变—时间曲线的走势基本相同,峰值接近,给出得出输入杆横截面、试件两端面以及钢环中的应力分布状况等说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能较好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