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S下考虑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及抑制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交通道路中,驾驶员特性、驾驶行为及车辆属性等均会导致低速车产生。受低速车影响,道路车辆加减速频繁,车速离散性增加,导致交通流偏离稳定和平衡态,降低道路通行效率和影响驾驶舒适性,并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油耗的增加。低速车易造成路段局部密度增加,形成移动瓶颈效应,其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不能被忽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将不再条块分割,其对交通问题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略。然而现有交通拥堵分析和抑制策略的研究大都仅基于交通物理模型展开,对信息作用机制的描述相对简化,难以支撑有效的拥堵抑制方法。为此,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视角,分析低速车导致的交通拥堵特征,进而形成针对性的拥堵抑制策略,对进一步掌握低速车所致的交通拥堵规律,克服其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事实上,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信息反馈机制对车辆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其交互反馈和作用机理具有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典型特征。为此,本文从CPS的视角以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为突破点,基于信息作用机制,研究低速车刺激下基于交通流模型的拥堵抑制策略。重点研究了不具备换道条件时考虑多个格点流量信息平均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具备换道条件时考虑时延效应双边间隙和换道刺激的拥堵抑制方法。同时结合高速公路下匝道具体场景,低速车易引发车流密度增加,难以高效换道的情况,研究了基于IDM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①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分析。通过考虑低速车影响扩展了Jiang模型,建立了考虑低速车影响的双车道宏观流体力学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低速车影响下换道行为对宏观交通状态的影响和传播规律,以及在低速车影响下宏观交通状态由自由流演化为同步流和宽运动堵塞等交通相变现象,揭示了在低速车影响下换道行为易导致路段速度离散性增加,车辆行驶有序性降低的特点。
  ②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换道刺激的拥堵抑制方法。在低速车影响下,当具备换道条件时,通过T-CPS环境下感知邻近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信息,提出了基于时延效应LM-FVD模型的拥堵抑制方法,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线性稳定性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发现,当模型时延越大或激进系数越高时,模型更容易演化出交通拥堵,而抑制项权重系数能够有效地消除交通流中出现的交通拥堵。
  ③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IDM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方法。在T-CPS环境下,针对低速车引起的车流密度增加难以高效换道时,提出了基于IDM协同换道的拥堵抑制策略,通过协同换道策略引导低速车完成换道,减少了换道等待时间。通过高速公路下匝道等场景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模型可以有效减少换道时间和平均行驶时间,能够抑制交通拥堵。
  ④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场效应的拥堵抑制方法。在低速车影响下,当不具备换道条件时,通过T-CPS环境下感知多个格点流量信息,提出了基于MF-LHM模型的拥堵抑制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模型的线性稳定性判据和描述模型非线性车流传播特性的mKdV方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多格点流量信息平均效应在抑制交通拥堵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⑤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边间隙的拥堵抑制方法。在低速车影响下,当具备换道条件时,通过T-CPS环境下感知邻近格点流量信息,提出了基于时延效应BGL-LHM模型的拥堵抑制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模型的线性稳定性判据和描述模型非线性车流传播特性的mKdV方程。仿真结果表明,当模型时延越大或车道偏离率较低时,模型更容易演化出交通拥堵,而抑制项权重系数能够有效地消除交通流中出现的交通拥堵。
  综上所述,论文从信息物理融合的角度研究了低速车影响的交通拥堵特征及抑制策略问题,基于信息作用机制,提出了考虑速度、位置及流量等信息的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低速车刺激下的拥堵抑制策略,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均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所得成果能更清楚的刻画低速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机理,也可望为研究CPS视角下低速车引起的交通拥堵抑制提供指导,为道路通行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跳频通信信号载波根据伪随机序列不断地进行跳变,与常规定频通信相比,其具有优秀的信号抗干扰、抗截获性能和多址组网能力。跳频通信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军事通信网络、局域网、传感器网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实用价值。  论文针对一种突发模式下的宽带跳频通信系统,重点研究了宽带跳频收发信机中的基带信号处理技术,并在硬件平台实现了相应的收发基带模块,对网络节点组网起到了支撑作用。主要工作如下:  ①针对宽带
学位
骨龄评估对于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的评估有着重要意义,可以用来指导青少年合理运动和饮食。最常用的骨龄评估的临床方法是通过肉眼对比左手手骨和标准手图,来评定骨龄。这种方法是非常主观的,其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的经验。因此,研究出一种高效、稳定和客观的评估骨龄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国内外研究学者很早就开展了对骨龄评估任务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的相关研究,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Web和用户对Web访问的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人们注意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加剧,Web数据挖掘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由于Web数据及应用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在Web的信息挖掘中.Web日志数据是记录用户对Web站点访问信息的数据,保存有大量的路径信息,对这类信息的分析有利于设计人员掌握用户访问Web的行为特征,并可以用来对网站
学位
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C-WPT)技术是一种以高频电场作为能量传输介质,并综合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工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实现无直接电气连接的电能传输技术。电场耦合机构一般由四块金属电极构成,其结构简易轻薄,成本低,形状易变;在工作状态中,电场耦合机构的绝大部分电通量分布于电极之间,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很
非线性网络化系统,由于其设备简易、扩展方便、操控简单、贴近实际、易于维护、资源共享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网络化规模不断扩大,有限的网络带宽和传输通道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网络诱导问题,如时延、数据包丢失、和信号量化等,使得非线性网络化系统的控制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这些网络诱导问题如果不加以干预,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也增大了系统运行出错的可能性。目前相关问题研究仍不够充
最小相位(minimum phase,MP)特性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非最小相位(non-minimum phase,NMP)特性的存在极大的限制了控制系统能够达到的性能,导致一些控制算法无法直接应用。然而,一个具有最小相位(稳定)零点/零动态的连续时间MP系统经采样保持器离散化后,相应的离散时间系统可能变成一个NMP系统。NMP系统的控制比MP系统更加困难。  离散时间系统
随着现代网络控制系统的规模化和复杂化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传统集中式优化依赖于单个控制中心收集整个网络系统信息,因而很难适应复杂大规模系统高效、灵活、低成本以及安全隐私运行的需求。鉴于此,基于多智能体网络的分布式优化应运而生。近年来,分布式优化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电网系统、资源配置网络、多机器人系统、机器学习等众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论文以代数图论、
随着汽车自动化等级越来越高,驾驶自动化系统对车辆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驾驶员正逐渐从一个操作者变成一个监督者或使用者。然而受交通问题复杂性、感知设备可靠性和价格成本制约性的影响,真正意义的全工况自动驾驶短期内还很难实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智能汽车将处于人机共驾阶段。人机共驾模式下,由于人机在感知手段、决策机制和控制执行方式上存在本质差异,人机协同不佳必然会带来人机交互失调、控制作用冲突、车辆失稳失控
学位
人工神经网络,是从信息处理角度对生物神经网络进行抽象而建立的数学模型。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其在模式分割、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预测估计、故障诊断、系统辨识等领域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显示出了良好的智能特性,这些智能特性主要取决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多稳定性是描述多个稳定平衡态或周期解共存的概念。这种动力学行为在神经网络的一些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图像处
学位
受自身元器件物理局限性和外界环境的限制,系统的输出和状态经常受到特定的约束,即:在运行过程中,它们需要保持在某个范围内,这给控制器设计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外,被控系统的闭环运行性能是衡量控制器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但系统性能容易受不确定项、外部扰动和约束条件的影响。目前关于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约束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非线性约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函数变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