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物桩-梁托换基础加固法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连市某小区四层框架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进行的基础托换加固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分析,对发生沉降的框架结构内力变化及局部桩-梁托换基础加固效果等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常用的加固方法。介绍结构的工程概况,并对现场测量的基础沉降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基础加固方案的选择,针对桩-梁托换加固方案对托换桩的承载力及托换梁的设计进行验算。(2)考虑房屋结构长度方向不均匀沉降,设置整体沉降三种工况:结构施加原设计荷载,柱脚采用完全固定,模拟结构基础不发生沉降情况;柱脚施加10mm的竖向位移,模拟结构基础发生均匀沉降;柱脚施加不等的竖向位移量,模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分析三种不同沉降量下建筑结构的纵向梁端弯矩及柱脚轴力变化幅度,得出相邻柱基沉降量的差是影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既有建筑物梁端弯矩及柱脚轴力变化的关键因素。考虑结构局部沉降:设置边柱、中柱、角柱沉降三种工况,讨论局部沉降量及发生沉降位置对框架结构的横向梁端、纵向梁端弯矩及柱脚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沉降柱的结构内力变化较大,离沉降柱越远影响越小,且结构中柱的沉降对结构的影响范围最广。(3)根据基础承受荷载及桩基础局部沉降量,通过数值分析,反向推算地基的承载力;对桩-梁托换加固后的基础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其沉降控制效果;改变托换体系的桩长、桩径、桩身弹性模量、梁高及梁跨度的变化,分析各因素对托换体系沉降控制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当的增大桩长、桩径能够得到良好的沉降控制效果;最后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其可行性。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目标跟踪、智能家居、医疗护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节点定位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有较大的影响。目前节点定位算法主要有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和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第266条进行解释,将骗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纳入到《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司法适用混乱的局面。但是关于该立法解释争议不断,首先,立法解释含混不清,立法解释规定骗取社会保障待遇行为属于《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并未明确该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因为《刑法》第266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其次,不同身份的主体实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的盲源分离与均衡旨在无需训练序列的前提下降低系统的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和信道间干扰(Interc
风电机组常年在交变载荷下工作,并且工作环境恶劣,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机械部件老化、故障甚至损坏,使发电性能严重下降。而评估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对降低运维成本、提供最优维修策略和提升风电机组发电能力有重要作用。如何准确地对风电机组性能进行评估已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估风电机组发电性能,从而保证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精确分析发电量损失和提升风电场的发电能力与经济效益,本文提出了基于熵权法和变权理论的
信息隐藏是一种以不被察觉的方式,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数字化载体中如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媒体文件,既保障嵌入内容隐秘性又保障嵌入行为隐秘性的技术。数字视频因具有数
红外焦平面阵列能够探测到自然界微弱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对其进行积分等处理产生图像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读出电路是红外焦平面的核心模块,其性能更是决定着红
高压浮栅驱动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工产业,但是由于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仍然依赖于国外的芯片进口。由于噪声会对高压浮栅驱动芯片浮置地电位产生影响,严重时
协作中继技术可有效对抗传输过程中多径衰落带来的不利影响,多中继协作传输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传输的可靠性,但会大大增加系统资源开销和降低传输效率。本文针对多中继协作网络
目的:目前测量人体日常体力活动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都有相当大局限性。通过便携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体力活动能耗,已发展成为主流,但其预测体力活动能耗的算法模型一般为线性回
锚杆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设工程中。锚杆锚固体系是否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起到了预期的加固作用,是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所以,锚杆锚固质量的检测工作在锚杆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