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消痛颗粒介导IL-1β抑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及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竹叶消痛颗粒介导IL-1信号通路干预痛风(Gout)的作用及部分机制,观察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竹叶消痛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中医防治Gout理论。方法:1.建立尿酸钠晶体(MSU)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病理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竹叶消痛颗粒组(生药14.85g/kg),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测定大鼠足肿胀度和炎症指数;HE染色测定踝关节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水平;2.运用最大给药量法检测竹叶消痛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3.临床研究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竹叶消痛颗粒)30例,对照组(西乐葆)30例,两组疗程为7天,观察两组给药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血清UA、ESR、CRP、血常规、尿常规、ALT、AST、BUN、Scr等参数的变化。结果: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竹叶消痛颗粒组大鼠足肿胀率、炎症指数均低于病理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病理模型组比较,竹叶消痛颗粒组踝关节形态结构相对较完整,滑膜炎症明显减轻。竹叶消痛颗粒组大鼠血清IL-1β低于病理模型组(P<0.05);2.竹叶消痛颗粒通过小鼠灌胃给药不能测出LD50,其1日最大给药量为249.5g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03.75倍;3.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及血清UA、ESR、CRP指标均下降明显(P<0.01),且血、尿常规、ALT、AST、BUN、Scr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对照组比较,竹叶消痛颗粒组在升高的血尿酸下降幅度方面优于对照组(西乐葆)(P<0.01)。结论:1.竹叶消痛颗粒能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率,减轻滑膜炎症反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形态结构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显示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有关;2.竹叶消痛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较低,短期服用比较安全;3.竹叶消痛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i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两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两病症
目的:比较临床急诊项目干化学和湿化学的检测结果。方法:收集100例无溶血、无脂血的标本,分别在OLYMPUS-AU2700和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测定钾(K+)、钠(Na+)、氯(Cl-)、尿
目的以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为模型,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无比山药丸对其的作用,并从骨形成调控因子-骨桥蛋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p-2蛋白的角度,部分揭示其作用机
第一部分: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的腕部神经三维显示目的:利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方法重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以实现腕
超高层建筑是国内公共建筑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其高能耗性同时引起了建筑行业相关人士的关注。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为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绿色相关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中国古代刑讯制度滥觞于西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该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作为政治制度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但它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人权和司法公正的破坏,尤其如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是人类发展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起战争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发现脑血管微栓子外渗现象,探讨ApoE-/-小鼠(即ApoE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对脑血管微栓子外渗的影响,以及以“清肝和血,化瘀通络”立法处方的中药复方清脑通络
目的:观察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符合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的诊断和中医辨证为气滞热壅证或邪毒壅
以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为基础的模因论诠释了文化进化规律,它为我们研究"网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模因论基础上,探讨了"网语"模因的形成及其在语义,语法上的语言变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