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西安市中心城区职住空间关系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安市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职能、人口结构以及居民生活模式也向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原先单位大院式或就近生活工作的模式已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跨越街道、行政区甚至行政边界的生活方式。伴随频繁的远距离通勤而来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困扰全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有效的识别西安市职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对西安市城市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大体有两类研究思路,分别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又分为利用传统调查数据和利用大数据两类。传统的调查数据或者问卷调查方式耗时巨大且样本量较少,数据为静态数据;而大数据的样本量大,可以大规模记录人口活动的时空特征,体现职住在空间上的移动。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相对更能准确的描绘城市职住空间关系的特征。本文将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西安市的职住空间平衡度进行分析,共采用了三种方法:第一,利用职住通勤距离评价,分别分析街道作为就业地时的通勤距离和街道作为居住地时的通勤距离,提取异常点,进而确定职住不匹配的地区;第二,利用就业居住人数,采用“职住比”指标分析西安市职住数量的分布特征;第三,利用各街道的本地就业居住人数,采用“职住平衡指数”分析西安市各街道职住自足性的分布特征。综合三种分析方法,共同识别出西安市职住不匹配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分析了西安市的就业中心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混合度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对职住平衡的影响机制,从城市规划视角对职住不匹配的地区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西安市职住平衡特征为:总体平衡,局部失衡。职住平衡地区为城墙内城市中心地区;就业功能不匹配的地区主要位于城市三环附近以及城市边缘的部分地区;居住功能不匹配的地区位于南三环附近的街道,主要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地段;需要增加就业功能同时改善居住条件的地区主要是汉城街道和狄寨两个街道。(2)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为:单中心体系,扇形分区。一级就业中心为钟楼、高新和小寨,二级就业中心为南稍门、南门、解放路以及吉祥村。就业中心均集中在城市中心以及城南,距离较近,分布不均衡,城各个方向三环附近均存在明显缺少就业中心的地区。各就业中心的势力范围以自身为中心向外扇形辐射,由于距离过近,之间争夺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混合度整体呈内高外低、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就业中心密集的地区土地利用混合度基本较高,反之混合度基本较低。(4)城市空间结构对职住平衡的影响机制:就业中心体系对职住平衡影响较大,就业中心密集区功能属性偏就业,反之则偏居住,由于就业中心的单中心特征,因此就业中心密集地区和缺乏就业中心的地区二者的职住不平衡现象最严重。以居住属性为主的街道,提高土地利用混合度,能够有效的降低通勤距离、提高职住平衡度;以就业属性为主的街道,提高用地混合度效果不大,但适当分散就业岗位,能够有效地降低通勤距离、提高职住平衡度。
其他文献
桥梁建筑具有数量多、跨度大的特点,给运维带来了巨大压力。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它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建筑生命周期内的数据集成在同一个三维数字模型中,可实现建筑信息的协同化管理。论文研究基于Web-BIM的桥梁信息轻量可视化运维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完成如下工作:针对BIM三维模型体量大、计算资源消耗高的问题,开发RevitAPI插件解析IFC文件,提取关键数据并封装;研究改进了近似曲
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更多地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的密度持续增加,人们精神的压力也随之不断的增加,因此人们希望一种放松、舒适、具有特色的游览体验环境与方式,同时对内部的各项服务与设施的要求也在持续的提高。同时国家大力促进城乡的协同发展,对城市周边的乡村建设投入大量的支持,加之人们更希望寻求自然的景观,走进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目前的山地郊野公园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模式化建
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乡村建筑闲置已成为普遍问题。面对当前乡村粗放的建设现状以及乡村发展的切实需要,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旨在激活乡村闲置建筑为首的资源闲置问题。王上村作为杨陵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在建设中同样面临着村庄中数目众多的建筑资源闲置问题,闲置的公共建筑资源虽然不似传统村落中有着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但依然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当前,如何立足于村庄发展对村庄的闲置公共建筑资源制定适宜的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它们记录了城市的历史信息,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抓手。目前,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韩城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格局完整,历史风貌完好,古城内仍遗存大量的历史建筑。在前期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韩城已将部分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还未被甄选登录,从而导致其保护状况不容
生土材料广泛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天然应用优势,建造时就地取材可以省去运输成本;且实践证明生土民居热工和隔声性能良好;节能环保,具有独特的地域表现力,我国传统民居中利用生土进行建造的例子数不胜数,无不展示了古人的营建智慧。其中窑洞建筑广泛应用于西北地区农村,尤其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应用最广,当地居民利用丰富的黄土资源建造的传统窑洞民居冬暖夏凉、古朴美观,很好的解决了人民的居住需求。为继承和发扬
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供暖是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但太阳能存在能流密度低、波动不连续等问题,且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造价远高于传统供暖系统,导致连续太阳能供暖系统存在造价高、代价大等难题,推广严重受限。因此,结合人员实际活动规律、不同类型建筑间断性使用时段,建立太阳能间歇供暖节能运行模式是解决太阳能供暖系统容量大、代价高的难题的重要手段。而间歇供暖热需求存在间断性周期波动,
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改造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建筑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意大利同我国一样作为遗产大国,在这一方面的杰出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本文旨在对意大利成熟的建筑遗产保护及改造项目之一—米兰大学主校区这一实践案例展开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的实地调研,资料汇总和对比分析等,总结出其具代表性的理论,策略和方法,从而为我国相关工作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米兰大学主
吐鲁番地区曾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交汇处,是我国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之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现如今在乡村振新的大环境中,传统村落的更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居住需求,更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当地居民不仅能安居,更可以乐业。本论文基于王小东先生提出的群衍性理论,以吐鲁番地区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案例比较等方法总结分析,对该地区村落的保护更新提出适当的原则和策
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
随着农民的经济水平日益上升,农村居民家庭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民居的更新转型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本文以陕西关中渭南地区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意在探讨渭南传统民居演变历程中,建筑在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共同选择作用下民居建筑在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几十年间的演变机理即民居发展过程中空间演变的表现形态、功能空间联系的变化以及影响民居空间演变的影响因子及动力机制。本研究分为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