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预测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川径流的形成机理与演变规律发生变化,对径流预测提出了巨大挑战,构建具有适应性的径流预测模型迫在眉睫。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器学习技术与组合预测理论的发展,为径流预测问题提供了新的范式。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对汉江流域进行有效的径流预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汉江流域的实测径流为研究对象,在兼顾模型预测性能与应用实际的情况下,提出了一套具有适应性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组合模型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信号分解方法下的径流数据预处理方法,从缺失值,训练集测试集分解、归一化等方面对径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提出了“分解-预测”策略,该套方法解决了以往“后报模式”中未来信息混淆的问题,将实测径流数据转化为更为客观的模型预测因子。(2)建立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下的卷积-长短期神经网络(VCL)、长短期神经网络(VL)、粒子群算法优化下的支持向量机(VPR)、引力搜索算法优化下的支持向量机(VGR)4个集成模型,将不同的算法与模型进行集成,并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两种分解方法下的集成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实例验证表明,相较于对比模型,该四个集成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性能,是适用于径流预测的集成模型,可作为组合模型预测的基模型。(3)研究并搭建了 VCL-VGR、VCL-VPR、VL-VGR、VL-VPR四个组合模型,根据堆叠泛化(SG)策略对基模型的样本与特征进行了“再学习”,应用于实测月径流的预测中。结果表明,经堆叠泛化后的组合模型预测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通过对基模型筛选组合的两个约束进行分析,设定了基于纳什系数(NSE)之差的基模型筛选组合的阈值,有效的减少了运算成本。(4)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机器学习组合模型滚动预测方法,用于汉江流域皇庄、黄家港、武侯镇站的实测月径流预测中,对比了组合模型与相应基模型的预测性能优劣,以及该套方法在汉江流域径流预测的可行性与适应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水问题逐渐显现,水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等方面。为加强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的水资源管理,本研究结合十三师的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首先根据其水资源状况及特征进行水资源分区,并基于分区对十三师现状年各分区供用水量现状及现状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提出第十三师水资源
离心泵壁面粗糙度的存在不仅加剧了壁面附近的湍流现象,而且还破坏了边界层的粘性结构使得近壁面处的流动特性发生变化。在生产制造和运行维护保养中尽可能降低过流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泵的扬程和效率,从而降低轴功率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因此,研究离心泵壁面粗糙度对湍流边界层处流动特性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7种不同壁面粗糙度下的中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了流动特性和能量损
液压活动坝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坝,是国内外领先的水利科学技术。活动坝已经在陕西省、青海省、山东省有很多成功的项目案例,其坝面可以设计成弧形、机翼形、平板形等多种形式,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该类活动坝的研究比较少,各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论文以洛南县老君山的机翼形液压坝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造型更加新颖的弧形液压活动坝进行静动力特性分析以及结构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水资源总量却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我国的水资源问题集中表现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人均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与经济格局不匹配等。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内陆省份,陕西省水资源呈现陕南丰富、关中陕北短缺的分布格局。经济发展核心区的关中更是资源性缺水地区。开展渭河流域陕西段水量分配研究既是保障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输配水工程是连接水源与用水户的桥梁和纽带,与主体工程(调水工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配水枢纽又是输配水工程的中枢,是保障配水安全、合理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为了达到与整体设计最优匹配、能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水力条件,设计单位提前开展水工模型试验,对配水枢纽各建筑物进行水力特性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的研究基于某工程配水枢纽设计,结合模型试验展开,通过对溢流设施、南北干线进水闸及分水池特性试验研究,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内水文规律发生了显著改变,同时黄河流域近几十年来通过各种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减水减沙成果,在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研究流域洪水特征规律及地下径流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流域内七个站点的实测雨洪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多方法、多角度来揭示流域洪水过程及地下径流的变化趋势。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开展其水资源风险分析是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控制风险和降低损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秦岭陕西段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其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集对分析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进行动态分析、模拟预测及系统调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读后续写是近年出现的英语写作新题型,它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读后续写教学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指南。基于读后续写和思维品质的相关理论,分析思维品质背景下读后续写教学的内涵和策略,并结合读后续写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做进一步的阐述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实例分析表明,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裁分析、运用问题链形成写作思路,并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对于培养学
黄河中游地区水沙输移过程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无定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的主要产沙区,在该区开展流域输沙模拟对流域侵蚀产沙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使用的水沙模型大多是确定性的,即以一个确定的点估计形式输出确定性输沙量预测值给用户,回避了该模拟值的不确定性问题,无法满足决策者对风险信息的需求。以概率分布形式定量描述和估计水沙模拟过程的不确定性,据此做出的概率模型不仅在理论上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在实践应用中能产
水文系统的高度非线性以及径流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导致天然入库径流难以准确预报。利用预报不准的径流信息指导水工程调度决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运行风险。跨流域调水工程初始投资巨大,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考虑预报不确定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调度可进一步挖掘工程的运行,提高工程运行效益。如何实现预报和调度的有效融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本文以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中长期调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