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对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活性和脑组织炎症反应的荧光成像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胶质细胞1919年由西班牙神经生物学P?′odel R?′o Hortega首次发现,是中枢神经系统(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第三元素”。小胶质细胞作为CNS的“介质”胶质细胞的一种和脑实质内唯一的免疫细胞,其在CNS的发育,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小胶质细胞通过其强大吞噬作用“建造”大脑:清除多余死亡的神经元;保持最佳的突触数量;帮助突触的形成;协助髓鞘的形成;促进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和少突状胶质细胞的产生等。在成年的大脑中,小胶质细胞通过“修剪”突触,加强或者减弱神经环路,对行为、学习、记忆都有重要的作用。小胶质细胞通过形态的变化实现其功能:在健康的成年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具有“瘦小的胞体”和许多细小的分支,被称为“灌木”(ramified morphology)形态,也被称为“稳态(resting state)或M0态”。稳态小胶质细胞以极快的速度在周围移动,分支不断地观察监测周围的环境并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内、外源性的刺激,其树枝状分支明显萎缩,分支减少,总分支长度缩短,胞体也会变得“肥大”、变圆,被称为“变形虫”(amoeboid morphology)形态,也被称为活化(active state)状态。无数的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功能异常与所有的CNS疾病和损伤如神经退行疾病,神经功能疾病(抑郁,精神分裂等)等有关。小胶质细胞极有可能参与CNS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也成为了解、治疗CNS疾病新的切入点。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是转化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其在生长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研究表明它在体内外维持小胶质细胞稳态功能表型中起关键作用,而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发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 NPs,Silica Nano Particles)具有能够增加TGF-β1信号持续时间的作用。基于此本人开展了Si NPs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研究:给小鼠食用富含Si NPs的鼠粮后,我检测到小鼠脑内TGF-β1/Smad2信号通路增强,同时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有所增加。不仅如此,在体外Si NPs能够减轻内毒素(LPS,Lipopolysaccharide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这为调节小胶质细胞的状态,达到控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在探究小胶质细胞炎症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动物活体内对其炎症状态的实时检测表征存在困难,这也是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其炎症程度实时表征研究中遇到的障碍:一方面成像缺少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如Aβ斑的出现已是阿尔兹海默症(AD,Alzheimer’s Disease)的晚期),另一方面大脑生理的结构特点也是一大问题。首先,具有血脑屏障(BBB,Blood-Brain Barrier)使得生物大分子(成像试剂)难以达到脑实质;其次,颅骨较厚以及发生损伤的部位大多位于脑部深层(如海马,黑质区等),荧光信号需要较强的穿透能力才能被检测,因此很难突破对脑精确靶向和实时活体成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选择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这一炎症早期产生的活性物质作为炎症检测对象,使用脑转移能力较强的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产生的纳米级凋亡小体(NABs,Nano Apoptotic Bodies)包裹常用ROS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利用其能够被小胶质细胞吞噬的特点,成功检测了小鼠脑室注射LPS的炎症模型中ROS产生,证明了NABs包裹探针靶向小胶质细胞,表征CNS炎症状态的可能性,对CNS疾病的活体检测、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小胶质细胞是CNS的重要组成成分,对CNS发育以及维持正常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形态的变化实现功能,过度活化和功能异常可能与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论文探究了Si NPs通过调节TGF-β1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维持其功能。同时,还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级凋亡小体脑内靶向的ROS表征方法,这对调节维持CNS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稳态,了解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表观遗传机制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染色质状态,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塑等方式,从而参与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调控。组蛋白修饰存在多种方式,其中甲基化主要发生在组蛋白赖氨酸残基上,并且通过改变赖氨酸残基的甲基化状态或比率发挥调控作用。而含有Jmj C结构域的基因家族是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家族中的重要家族,在维持生物体内组蛋白甲基化的稳态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水稻中Jmj
学位
从小型移动设备到大型云平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设备大多是联网的,并且潜在地遭受网络入侵的威胁。随着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具有威胁性。对于大规模的网络,能够及时捕获入侵是至关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异常活动进行监视和分析,以确定是否有人试图非法地访问、修改、破坏网络系统或数据的安全性。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深度学习通过自动学习
学位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地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重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s)等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效应,并能够在土壤和地下水中持久存在,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类型多样,其中原位微
学位
目前随着转基因玉米的广泛种植,其对土壤生态的安全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外源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通过转基因玉米的枯枝落叶或者根系分泌物等方式进入土壤,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尤其是根际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本研究选择种植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实验基地的转mcry1Ab和mcry2Ab双基因抗虫玉米株系2A-7以及对照品种B73,来分析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对转基因玉米2A-7进行的研究得
学位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多种慢性肝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肝损伤的持续加剧,肝纤维化可以朝着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癌和肝衰竭等的方向发展。肝纤维化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过程被认为是肝内细胞外基质分泌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一过程的具体分子机制在肝纤维化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肝星状细胞激活的过程较为复杂,存在氧化应激、表观遗传学信号
学位
肾癌是最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1],最常见的亚型是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肾透明细胞癌的死亡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并呈现男性肾癌发病率约是女性的2倍,并且大部分患者发现时的年龄段一般是60-70岁之间的特点[2]。肾癌极易发生转移,而且由于其无症状特征,通常发现时转移已经存在,且肾切除术后复发很常见。目前临床上肾癌的
学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了包括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各类疾病的发病过程,甚至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对脑部炎症的及时检测对于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炎症检测手段只有当脑组织处于严重病理状态才能检测,同时检测试剂制备困难,制备成本高。因此,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引起的脑部
学位
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理研究价值,自然界中大多数氨基酸是L型,D型氨基酸分子含量少价值高,在治疗某些疾病和衰老机制方面,以及在医药、农药和食品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D-谷氨酰胺是一种药用氨基酸,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幼儿智力低下等症,也是治疗白血病药物的中间体。二肽是由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酰胺键相连的特殊分子,二肽相较于单一的氨基酸,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如降血压,镇痛,抗肿瘤,抑制白血
学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面临的最大的疾病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造成女性死亡的首要因素。2020年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统计数据结果中显示,乳腺癌的新增人数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目前,尽管乳腺癌的全身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拥有较为成熟的治疗体系,但由于肿瘤自身具有多分子分型异质性特点,以及化疗耐药性等困扰,使得乳腺癌的治疗依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全新化合物的发现和研究可以给乳
学位
衰老受基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机体在细胞和整体水平的渐进性功能的衰退。线粒体功能与衰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由于线粒体的毒性兴奋作用,低水平的应激反应往往会引起线粒体轻度功能障碍,引发适应性反应来增强应激抵抗甚至延长寿命。此外,进化上保守的环境线索越来越被深入研究,被证明能够介导生物体的生理机能和寿命。叶绿素代谢物焦脱镁叶绿素a(Pyropheophorbide-a,Pa)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