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和葡萄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PCR扩增出adr亚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构建了酵母和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巴斯德毕赤酵母和葡萄组织对获得的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进行表达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 1 通过PCR将本实验室构建的pBI121/HB植物表达载体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扩增出来,构建了克隆载体pUC19HB,通过酶切对克隆载体进行了鉴定和测序,并和NCBI中的基因序列进行Blast,证实所获得的基因序列和登陆号为AY646444.1的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果表明,HBsAg基因已经克隆至pUC19中。为HBsAg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2 将克隆载体pUC19HB和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回收目的片段,用T4 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筛选得到酵母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HBsAg基因已经正确地连接到pPIC3.5K上。用LiCL法将重组以后的酵母表达载体导入甲醇型酵母(Pichia.pasteoris)菌株GS115中,获得转化子。将转化子进行PCR筛选,得到酵母重组菌株。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对重组酵母菌株进行了诱导表达。经过SDS-PAGE,发现在诱导72小时后目的蛋白表达量最大,而且在23kDa和27kDa处均有目的条带,说明Pichiapastoris成功表达了HBsAg蛋白,并进行翻译后加工修饰。对表达的蛋白用ELISA初步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表达的HBsAg具有免疫活性,所获得的HBsAg基因可以用于蛋白表达研究。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利用该基因转化植物材料提供有力的保证。 3 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HB为基础,成功构建了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HB。将所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入农杆菌LBA4404,利用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入葡萄愈伤组织中。 4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作为表达HBsAg的受体材料。以葡萄叶片为诱导材料,在附加1mg/LNAA,0.1mg/L6-BANAA的MS培养基中诱
其他文献
目的:NO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同时也是一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本研究以NO为研究对象,首次用简易的方法制得的NO饱和水溶液用于体外DNA实验,探索NO保护·OH诱导的DNA氧
早在30年前,英国就有学者预言30年后互联网将取代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至今的纸媒将在互联网的重击下消亡。30年过去了,互联网确实成为最为重要的广告平
2009年度工艺美术职称考试评审报名工作即将开始。考试及评审申报条件可查阅www.hzgmxh.net协会公告中级评审须知。一、概况工艺美术类职称是国家二十九个专业技术职称系列
粘菌是既象动物又似真菌的一类特殊生物.粘菌的分布是世界性的,非常广泛.凡是有植物生长或有菌物残体并有适宜温、湿度条件的地方,都有粘菌存在.生活史中有一段具动物性,有一
岭南盆景以截干蓄枝、缩龙成寸和脱衣换锦等制作手法,讲究枝法自然、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而有别于其它流派。岭南盆景主要通过修剪让植物按创作者的意志生长发育,人
冀黄1 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3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受理,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国家“十五”第一
本文对治疗结肠炎的溃结平颗粒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出白芍(炒)、五味子、白头翁的醇提工艺,白术(炒)、干姜、砂仁、木香的挥发油提取工艺,黄芪、甘草及提取挥发油后药渣的水煎煮提取工艺;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出挥发油的β-环状糊精包封工艺,并对制剂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参照药典初步制定了质量标准,对制剂中白芍(炒)、白术(炒)、干姜、砂仁、五味子、甘草进行了薄
为提高中药有效成分ST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尝试将中药有效成分ST与纳米药物载体结合,使中药有效成分纳米化,并建立中药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评价体系,以期为临床提供具
目的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卓越的临床疗效,而广为临床工作者所喜用。细辛也是一味有毒的中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南宋·陈承在《本草别说》中首先指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后世本草如《本草纲目》、《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新编》等多宗此说。由此可见,细辛可以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但细辛为什么能导致呼吸麻
目的: 通脉口服液是广东省中医院临床长期应用的验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良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通脉口服液的投料药材质量控制,有效部位提取纯化,不同部位的药效筛选,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及主要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应用化学组分群与药效结合的手段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为通脉口服液的组方机理、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薄层鉴定和分光光度法測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