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群体特征研究——以兴湘学院为例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显现于高校扩张,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时期。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人数总量大、就业能力不佳、经济危机波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独立学院随着十几年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是因其办学性质的特殊性,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社会认可度较低、用人单位了解不足、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能力偏低导致就业困难等。准确地了解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客观分析影响其就业的各种因素,寻求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可行之策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出发,研究二者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通过收集湖南省兴湘学院2011届到2014届毕业生的相关资料,共获得样本6883例。从户口、父母职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性别、绩点、四六级通过情况、获得荣誉情况这7个维度利用相关性分析、多重对应分析和逻辑回归对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除了父母工作情况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影响不显著之外,户口所在地、担任学生干部、性别、学习成绩、四六级通过情况、获得荣誉均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利用多重对应分析模型划分了四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群体,并就其各个群体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通过对毕业生是否就业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绩点、通过四六级情况、取得荣誉情况对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父母职业、户口、性别对于独立学院就业的影响不显著。如果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高时,就业成功的概率为98.16%,未成功的概率为1.84%。如果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低时,求职成功的概率为56.59%,不能成功的概率为43.41%。通过对是否升学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向后筛选”方法,依次剔除了变量是父母职业、担任学生干部、四六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较高的学生升学的概率为44.55%,不能升学的概率为55.45%。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均不高的独立学院学生升学的概率为4.46%,不能升学的概率为95.54%。  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四种毕业生群体有不同的特征,独立学院在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展开。人力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社会资本的作用也不应忽视。为切实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国家、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乡镇政府的工作涉及到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很大程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为了应对入世的挑战,全面与世界接轨,政府就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必须建立健全适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廿四节气”既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中华优秀传
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命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收入增长迅猛,其也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再发展与繁荣,但其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比如说欠税。税收计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社会利益的分化与贫富差距的扩大便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获利的同时带来的消极面。由此,社会公正便成为追求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愿
义务教育的概念出现已久,我国也将义务教育政策确定为一项基本政策。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向指出了要求,即要在义务教育政策过程中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越极大,这就造成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类型,也就促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东部发展迅速
要上好一堂美术课,课堂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快速投入到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顺利开
目的: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瑰宝,具有简、便、宜、廉的特点,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徐汇区是“全国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硬件配备较为成熟
近几年,我国明确指出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升级转型,必须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随着“工匠精神”的概念被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高校制造专业开始重视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