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益脑方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电针颈性眩晕患者百会、风府(益脑方),并与单纯针刺益脑方相对照,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合理使用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临床研究选取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取百会、风府(益脑方)加电针,对照组取单纯针刺益脑方。观察针刺前后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所示的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双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改善基底动脉高流速型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益脑方可改善基底动脉高流速型血流速度;对改善椎动脉高流速型和小脑后下动脉低流速型血流速度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电针益脑方可明显改善椎动脉高流速型和小脑后下动脉低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在改善基底动脉高流速型、椎动脉高流速型和小脑后下动脉低流速型血流速度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益脑方与单纯针刺在改善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上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和分析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结果。方法 对89 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通过癌胚抗原、B 超、门静脉造影下CT 扫描检查,提出早期诊断措施。对肝转移根治切除21 例与肝转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侵权行为日益增多,2009年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明确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主体、客体、承担责任的情形等,这对在互联网上保护保护公民的权益提供了
目的:通过8周的单侧力量训练与传统对称力量训练对比,对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影响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田径短跑专项男子运动员12人为实验对象。
本文经过多年来近百起案件案例的检验鉴定了“足迹磨损特征检验”项目,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正>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
简要阐述了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环节风险监测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重点讨论了广东省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环节风险数据库平台的建立,并提出了重点产品关键风险点确定的基本原则。
目的:通过观察VEGF、BGP与AKP指标变化及关系研究通络补肾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通络补肾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6只日本大耳兔分为两组,正常组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心身同治”治疗方案对缓解伴有情志障碍的围绝经期患者躯体症状及心理障碍的疗效,以初步评价本方案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形成科学的、规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在缓解疼痛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严峻的成瘾、滥用风险,为各国严格管控的药物。据WHO估计,全球约有1 500万人阿片类药物成瘾,每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患者中医体质分型的分布情况,探讨CSC发病与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性格、饮食习惯、生活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