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驱动的航空环控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环控散热器作为飞行器环境控制的重要机载系统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环控系统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散热器的研制周期和性能。当前,散热器新品增加快,夹具设计更改频繁,设计人员主要以散热器产品图纸尺寸为数据源,在二维图纸上逐个地手动修改焊接夹具元件的尺寸参数,直到满足新散热器的装夹要求。这种设计方法效率低,不够直观,规范性差,更容易导致人为误差,许多好的设计知识未得到重用,另外,夹具设计结果为二维图,无法为数控加工编程及仿真、现场作业指导等工艺业务提供所需的三维模型数据。因此,如何提高环控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总装焊接夹具对散热器参数变更的响应时间,对散热器产品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模型驱动的航空环控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产品主模型思想,通过构建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并将散热器产品三维模型的装夹特征、工艺属性信息与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中的元件尺寸映射关联,实现两者之间的参数联动,整个过程以三维模型为操作对象,从而摒弃手动修改夹具图纸元件尺寸和繁杂数据参数的输入,大幅简化了设计操作,减少了重复工作量,有效重用已有的夹具设计知识,进而提高了总装焊接夹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航空环控散热器和其总装焊接夹具的结构特点,总结了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需求;提出了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总体思路及模型驱动的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方法。(2)分析了散热器模型装夹特征和工艺属性信息对夹具结构尺寸参数的影响,基于参数化设计技术和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以装夹特征和工艺属性为输入量的散热器模型主模型和总装焊接夹具主模型,建立了两者间的关联关系后封装成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并搭建了以TC为平台的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库,便于夹具设计时的检索调用和管理。(3)通过提取散热器模型的工艺属性和装夹特征值,并映射到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主模型上,实现了总装焊接夹具主模型快速变型生成新夹具,另外,实现了散热器模型与新夹具的快速装配以及快速批量地导出总装焊接夹具二维图纸。(4)基于NX和TC软件平台,以NX Open API和Visual C++为开发工具,开发了模型驱动的航空环控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变型设计系统,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其他文献
ZSM-5分子筛因其具有独特的交叉孔道结构、适中的酸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以及较强的选择吸附性能,因此成为低碳烃芳构化技术的标志性分子筛。在有机模板作为结构导向剂条件下合成ZSM-5分子筛的传统水热法被认为是一种消耗资源、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的方法,这将对其作为催化剂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找另一种不使用有机模板合成ZSM-5的高效方法是有益的。采用无模板法合成分子筛摆脱了传统模板合成法
与相应块状材料相比,纳米材料有许多特殊的性质,这种特殊的性质多涉及到纳米材料的反应,且与纳米材料的粒度和形貌密不可分。而目前关于纳米反应动力学参数对纳米颗粒粒度和形貌的依赖性还不完全清楚,严重制约了纳米反应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验,研究了纳米材料的粒度和形貌对其反应动力学参数和表面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理论上,根据过渡态理论,首先推导出纳米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与粒度和形貌的关系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上的用量已经成为评价飞行器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复合材料固化作为复合材料零件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相对于传统热压罐固化技术而言,微波固化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能耗低等优势。然而,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中存在的面内温度不均匀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该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
大型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特别是基于不同类型阻尼器的减震体系一直是抗震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结构减震体系仅考虑阻尼系数这一单参数变化的影响,而随着三元减振体系的发展,能同时考虑质量单元、阻尼单元和刚度单元的三元减振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电涡流阻尼单元联合具有质量放大效应的惯质单元形成二元减振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耦合弹簧单元形成的三元减振体系具有调谐作用,大大提高了对结构振
由于沸石分子筛具有规则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强酸性和良好水热稳定性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和催化等传统领域。但是,由于微孔沸石的孔径接近于许多涉及到的烃分
飞机大型部件测量时,由于被测部件尺寸较大或者结构复杂,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转站才能实现对盲区的测量。而现有的转站方式多采用人工搬运,不仅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而且易出现测量视野很窄的情况,使得前期规划结果失败。通过移动机器人搭载测量设备,结合自主导航技术,完成飞机大型部件测量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测量效率与安全性。本文着重研究了移动机器人导航与定位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
随着航空构件逐渐向轻量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轻质金属材料及结构已无法完全满足其性能需求。点阵结构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材料,通过将其填充于航空零部件内部,并借助增材制造工艺将其制造出来,能在实现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为其带来新的功能特性。因此,对这种新型结构相关的轻量化技术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将对点阵结构的航空构件轻量化设计及优化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
纳米Bi_2O_3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而粒径和形貌对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纳米Bi_2O_3的粒径和形貌对其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盐基品红的规律还不清楚。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纳米颗粒的粒度和形貌对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理论方面,通过球形和线形纳米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分别研究了粒度对两种形貌纳米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参数、标准平衡常数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具有活动范围较广、灵活性较好、智能化操作等优点,逐步成为人类探索海洋的重要工具。利用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ZSM-5沸石是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沸石,由于其优异的水热稳定性,丰富的表面酸位以及良好的择形选择性,使其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ZSM-5沸石却因为其微孔结构,孔径窄小,在面对当量直径稍大的反应物分子时,由于反应物分子不能进入孔道内部,大量的内部酸位不能发挥其催化作用,同时,常规ZSM-5沸石因为交错狭长的内部孔道,参与反应的原料分子以及反应后物质想要扩散出去或者实现传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