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暂降类型辨识及定位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压暂降是电能质量问题中最为典型,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事件。电压暂降会造成诸如设备停运,工厂停产,居民用电中断等问题,直接及间接带来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电压暂降事件进行详细分析。现代电力系统中智能监测设备的普及和智能算法的发展为电压暂降的监测分析带来了新的思路,使快速对暂降事件进行辨识和定位,快速排除故障,重点排查高发区域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暂降的发生成为可能。
  本文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暂降源特征区分问题,对单相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三相短路、感应电动机启动及空载变压器投切造成的电压暂降电气特征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在理论分析和仿真中分别考虑直接接地系统和非有效接地系统,利用正负零序复合网络进行计算,并在 Matlab/Simulink 中对所分析暂降源进行仿真。对比突出了各类暂降源的特征,为暂降源辨识与定位提供理论与仿真基础。
  然后针对包含雷击在内的电压暂降源类型辨识问题,对雷击故障导致电压暂降的情况进行了单独分析。结合仿真模型与暂降监测系统的实测数据,对短路故障、雷击故障、空载变压器投切和电动机启动4种暂降类型波形特征提出了5个暂降波形特征指标,设计了基于粒子群优化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的暂降源辨识分类器。利用电网暂降终端实际监测数据对算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暂降分类正确率在90%以上,并与其他分类器性能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所提分类算法性能更优。
  最后针对大多现有暂降定位算法监测布点要求过高或是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分析了故障引起的暂降的电气特征,利用配电网仿真模型建立节点接地故障特征数据库,以此来训练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过渡电阻估计模型。并依据当前故障信息得到过渡电阻估计值计算当前故障信息与区段特征连线距离的大小,筛选出当前故障所在区段。建立基于导纳矩阵方程的故障点最优搜索模型,在故障特征范围内对故障点具体位置进行估计。基于典型配电网IEEE-33节点模型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得到了较好的定位结果,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本文提出的故障辨识方法的辨识精度高,在实际应用中拥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提出的故障定位方法对于常见的辐射式配电网来说,仅需系统供电节点作为监测点。可直接应用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对网络中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定位,相比于全信息故障定位方法来说有更强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电网由于具有有功和无功可独立控制、高度模块化等优点,在大规模新能源消纳和交流电网异步互联等场景下,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交流电网相比,柔性直流电网在发生直流故障后,由于系统阻尼低,短路电流上升速度更快,故障后系统的生存和恢复问题成为限制柔性直流电网发展的瓶颈,而故障的检测和识别则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本文主要围绕柔性直流电网直流线路故障下的故障识别关键技术开展研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几起不同原因的多机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uns Oscillation,SSO),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急需分析次同步振荡问题中机组间的交互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建立了含直驱风电机组和多台火电机组的多机系统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多机系统的特征值,识别出火电轴系扭振和直驱风电次同步控制互作用模态,并通过时域仿真进行
随着电力电子的工业化应用程度逐步加深和光伏、风能等各种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传统的交流配电网相比,直流配电网具有供电可靠性高、线损低、谐波含量低、所需输电走廊窄、线路成本低、方便新能源电力以及储能接入等诸多优点,在实现规模化分布式能源并网、城市配电网构建、海上平台供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直流配电网节点众多,负荷和电源类型复杂多样,并且随着配电网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的系统仿真、协调控
学位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其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运行能力变得日趋重要。干式变压器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关键设备,本文从选型策略、可靠性分析、安全性分析和故障诊断等方面入手,研究干式变压器经济可靠运行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分析干式变压器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组成,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负荷特征,结合两部制电价方案给出了全寿命周期费用的
学位
学位
交直流配电网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交直流电压偏差和波动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系统中各节点电压偏差较大、整体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局部直流和交流节点易受功率波动的影响,导致弱交流网电压稳定性较差、直流电压惯性进一步降低。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柔性多状态开关,提出了一种电压自适应动态控制及稳态优化调控策略,能够在改善电压整体分布的同时提高局部交、直流节点电压的动态稳定性。  本文以基于三端口柔性多状态
学位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逐步提高,由于其出力具有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系统灵活性不足时会导致弃风、弃光及强制切负荷的问题,因此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电源结构对系统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受到关注。从电力系统运行的角度,可以分别从资源配置与调度运行两方面提高系统灵活性,从灵活性资源设置的角度,除发电侧灵活性资源,充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配置能力、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分布式电源、储能等新型电力设备大量接入配电网,不仅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势,同时也给传统配电网带来了巨大变革,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增强。主配网之间的耦合与关联程度更加紧密,在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配电网对主网的影响逐渐增大,主配网协同管理和一体化调控的模式在不断探索并试点推进。  本文顺应电网一体化调控发展趋势,针对主配一体化电网风险
学位
学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技术是利用交变的电磁场,实现电能从供电侧到负载侧的传递,无直接的电气接触。与传统的有线输电方式相比,IPT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不需要使用繁冗导线,可应用于导线受限的场景,灵活方便;同时实现电气和机械的双隔离,避免火花,安全可靠;不受水、灰尘的影响,可工作在恶劣环境中等。因此,IPT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