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晶体凝固及自发极化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含时金兹堡-朗道理论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是调控凝固枝晶形貌和材料缺陷的关键物理量之一,研究该物理量有助于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生物医药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符合国家的长期发展需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探索各种体系下晶体生长过程,一些热门的领域如:激光选区熔化、锂电池稳定性问题、二维材料及蛋白质的结晶操控问题。毫无疑问,解决当中任一问题都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但这些问题的关键突破点往往隐藏在纳米-皮秒量级的时空分辨区间。借助于先进的显微实验技术和计算模拟技术,人们已经能够监测一部分材料的固液界面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并给出一些定性的解释,包括:凝固形核、晶体生长等。但如果想要精准、定量控制这些动力学过程,还需要一套精准的凝固动力学理论模型。到目前为止,单质金属晶体的生长过程机理尚未能完全厘清,对于晶体组成粒子拥有平动自由度以外的复杂性质(例如转动自由度等)的情况,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篇工作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快速凝固原子模拟技术搭配先进的固液界面分析计算方法,以不同晶相结构(包括面心立方和体心斜方)的金属单质及偶极颗粒组成的模型极化材料为研究对象,将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拓展到固液相变体系,发展出能够精准预言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的定量凝固动力学理论模型,并获得关于动力学系数及其各向异性与晶体结构和颗粒额外自由度等复杂性质之间定量关联的定量认识。具体的工作包括:(1)首次构建了适用于面心立方晶体凝固的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区别于仅有的适用体心立方晶体凝固的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我们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引入了两套Ginzburg-Landau序参量分别对应面心立方的8个最近邻倒格矢和6个次近邻倒格矢。在对结构因子约化的密度弛豫时间定量分析中,证明了6个次近邻倒格矢Ginzburg-Landau序参量引入的必要性。随后,我们分别采用原子模拟和凝固动力学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比较研究了单质金属铁(体心立方)和镍(面心立方)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结果表明,对于铁和镍的(110)晶面方向,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的预言能够在误差范围内很好地吻合原子模拟结果,然而现有的其他凝固动力学理论无法预言或者无法获得相近精准度的预言。对于铁和镍的(100)面,我们发现理论预言分别低估了13%和12%左右,我们在文中讨论了这个低估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密度波一级近似处理或界面区域液体静/动态结构性质实际偏离了块体液体。另外,在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框架下,我们比较了不同相互作用势函数描述的金属单质体系(包括铁、镍、镁和铽)。在去除晶格常数和固体原子振幅影响的无量纲框架内,我们发现固液界面Ginzburg-Landau序参量空间分布函数的普适标度规律—对于同一种晶格结构与晶面方向的固液界面而言,密度波序参量分布函数不依赖于粒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基于此,凝固动力学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预言了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的各向异性与固液界面区域原子的堆积方式直接相关。(2)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一个简单偶极颗粒模型描述的极化晶体体系的凝固过程,随着颗粒偶极矩的升高,该模型体系可涵盖三类固液界面:面心立方晶体-液体;自发极化的体心斜方晶体-液体;自发极化的体心斜方晶体-自发极化的液体。系统性的计算了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及各向异性随颗粒间相互作用及晶体结构的变化关系。在模拟“实验”测量数据的辅助下,进一步发展了凝固动力学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计入非立方晶体倒格矢和电磁偶极体系中的长程相互作用与转动自由度,引入低阶铁电Ginzburg-Landau自由能项,着重展示偶极转动有序化对凝固过程的重要影响。通过比较模拟结果和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预言结果,我们发现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决定于序参量梯度平方项与响应的弛豫时间的乘积,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及各向异性随颗粒间相互作用及晶体结构的变化关系能够被明确解释。此外,在自发极化的体心斜方晶体-液体固液界面体系中,我们发现了界面附近液体集体性偶极有序行为,并辨认出该偶极有序化区域液体的动力学结构性质和介电性质是界面动力学系数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连接了固液界面动力学系数这一极具应用价值的宏观热力学量与最基础层面上的微观分子间相互作用,获得外场作用下凝固过程调控从而改善凝固组织和性能的理论支持。最后,我们总结了当前凝固动力学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的有待改进和不足之处,提出近一步改进的方向,并讨论了本论文提出的计算模拟与含时Ginzburg-Landau理论结合的研究思路在更复杂体系的结晶和凝固过程中拓展的可能性和挑战性。
其他文献
植物有其特定的地理分布界限,低温常是分布前缘(海拔分布上限或水平分布北界)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高山树线等严酷环境下植被分布前缘(树线、林线等)生理成因已有大量研究,但未达到树线的树种分布前缘生理成因尚缺乏研究。且已有的树线和非树线的树木分布前缘生理成因研究主要集中于落叶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常绿阔叶树种研究匮乏。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树种分布前缘低温的生理限制机制对深入理解植物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以及
在动物体内特定的细胞群体中进行时空特异性的遗传学研究是生物学一直以来的难题。位点特异性重组酶,尤其是酪氨酸重组酶家族的Cre重组酶,因其重组效率高且特异性强,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标记和基因功能研究。然而单个重组酶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用于研究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而Dre重组酶与Cre重组酶具有高度同源性且不会与其发生交叉反应,因此常与Cre重组酶联合使用。目前已有的多种诱导型Dre重组酶,均为化学诱导
本博士论文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也就是理论部分中,我们研究了非对称operad给出的上同调理论中的若干结构.1963年M.Gerstenhaber证明了带有乘法的非对称operad给出Gerstenhaber代数,之后M.Gerstenhaber与A.Voronov给出了此结果在复形层次上的版本,即他们证明了带有乘法的非对称operad的复形是一个Gerstenhaber-Voronov(简写
Ramanujan在1919年提出并证明了关于分拆函数的三个著名同余式,p(5n + 4)≡ 0(mod 5),p(7n + 5)≡ 0(mod 7),p(11n+6)≡0(mod 11).从这以后,人们便开始了对这类Ramanujan型同余式的寻找和研究.本学位论文我们对Ramanujan提出的三阶mock theta函数f(q)和ω(q)的系数进行研究,发现并证明了关于这两个函数的几个Rama
在量子世界中,粒子与波没有明确的界限。德布罗意提出所有具有质量的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在超冷原子中,它们较大的德布罗意波长会使其波动性更加明显,超冷原子的实验实现为物质波光学打开了大门。我们可以用超冷原子研究物质波的波动特性,如干涉、衍射等现象。实验上用来研究原子光学现象的元件称为原子光学元件,如原子反射镜、原子透镜、原子分束器等。原子光学元件在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处理和精密测量等方面都有
陆源有机物通过河流从陆地向海洋迁移,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氮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关键元素的输运和转化对局地地貌、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因此陆海界面的物质输送转化的相关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全球变化背景下关键元素的源汇行为和控制因素分析。此前,相关研究更多关注有机碳相关过程,对有机氮的输送和转化以及控制因素分析相对薄弱,而有机氮更是在营养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近海初级生产力和生态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探测成像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从二战期间第一个PbS可实用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到如今正蓬勃发展的第三代大面阵、小像元、低成本、双色与多色红外光电探测器,已走过近80年的历史。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是第三代红外探测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导带中的子带间跃迁,子带间跃迁的能量刚好位于红外波段,因此在红外探测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前景。Ⅲ-Ⅴ族化合物的吸收峰在中远红外波段可调,可用于焦平
本文着重于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运行科学应用程序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上运行流式应用程序(streaming application)时出现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这些优化问题都被证明是NP复杂性的,因此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一般情况设计有效的启发式方法,并针对特殊情况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一些科学应用通常被建模为有根的树。由于数据交大,处理此类树可能会超出本地内存容量。在多处理器系统上,一种实际的解决方案是将树划分成
全球能源结构正处于深刻变革之际,我国炼油企业面临着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亟需炼油化工与氢能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齐聚研讨相关问题,通过充分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共同为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集体智慧和解决方案。2021年4月19日—22日由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第十九分会"绿色炼油化工与氢能"在珠海成功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