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与ERP系统重组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购是企业获得资源优势、赢得市场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由贝恩公司发布的《2018全球并购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全球并购规模正在以17%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在并购交易如此火热的背景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普遍得出结论:并购能为目标方带来超额收益,但会给并购方造成损失,并购方的并购绩效表现并不理想。我们梳理了学者们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大多数观点都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相关。鉴于国内外学者就缓解并购之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已经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将重点集中于并购之后集团和子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寻找缓解集团与子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方式,增加集团对子公司的了解程度,以便通过及时配置资源、纠正不当行为等方式获得并购绩效的提升。自美国Gartner Group的Wylie在1990年提出ERP概念以来,ERP逐渐被企业认识、熟知和运用。截止到2006年,我国企业基本完成了从认识ERP到导入ERP的过程。根据计世资讯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报告,我们了解到ERP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企业希望借助ERP的实施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学者们研究发现,ERP系统能够提升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效率,有效缓解企业股东与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于是,本文将并购和ERP系统重组建立联系,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探讨并购之后集团企业的ERP系统重组行为,并研究ERP系统重组为并购绩效带来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研究并购与ERP系统重组的关系,提出假设1;其次,本文以并购样本为基础,研究并购频率、并购规模、同地特征、跨国特征和目标方的上市特征所涉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差异对ERP系统重组的影响;再次,我们在假设1的基础上,选择外资参与作为调节变量,探究外资持股比例对并购和ERP系统重组关系的影响;最后,我们探究ERP系统重组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本文发现:(1)并购之后企业倾向于重组其ERP系统;(2)对于并购特征与ERP系统重组的关系:并购频率越大,企业越可能重组ERP系统;相较于同地并购,异地并购之后企业更可能重组ERP系统;相较于国内并购,跨国并购之后企业更可能重组ERP系统;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没有发现并购规模、目标方的上市特征与ERP系统重组的显著关系;(3)将外资参与作为调节变量,本文发现了外资参与对并购和ERP系统重组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4)本文以并购样本为研究对象,发现ERP系统重组可以显著提升并购方的并购绩效;(5)本文考虑到当年并购规模越大,ERP系统重组的前期部署会持续越长时间,进而导致ERP系统的延期实施。所以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将并购规模滞后一期,发现了滞后一期的并购规模与ERP系统重组的显著正向关系;(6)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ERP系统实施之后,企业整体的透明度显著增强;(7)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我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自变量滞后一期的方式对文章主要结论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本文建立了并购和ERP系统重组的实证分析模型,并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将模型进行丰富和完善。本文揭示了并购与ERP系统重组的正向关系。并且,并购之后集团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越大,越可能重组其ERP系统。ERP系统的重组缓解了集团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带来了企业并购绩效的提升。本文为企业并购之后改善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并购绩效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新闻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信息来源,新闻英语汉译对国人了解国际动态、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笔者在《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站翻译实习期间翻译实践报告。论文主要选取了笔者所译的十三篇趣味性新闻进行分析。考虑到趣味性新闻文本的独特性,本文将采用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分别从新闻标题、词语及句子的翻译中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总结出如何将翻译
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作为边疆重地,从西汉起,汉族人口就陆续的迁入,大多是派驻西域的官吏和军队来保护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新疆建设和发展,在政府的主导下,大规模的汉族移民从祖国各地来到新疆,在迁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汉族移民在同当地哈萨克族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实现了民族间的互动和交融,民族关系也对当地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政
当今新闻翻译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人们对政治新闻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政治新闻与国家和民族息息相关。本实践报告选取了笔者在中国日报爱新闻网站所翻译的12篇英语政治新闻,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英语政治新闻的语言特征,发现英语政治新闻中经常使用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和数字等词;英文句式结构长,且复杂,语篇风格也大不相同;由于中英
城市印象研究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使城市居民有更美好的城市体验。本文研究H市市民的地方感知及其产生的城市印象,将地方感知分为地方物质空间感知和地方“情感”感知。城市物质空间感知包括出行、街区与老建筑等维度。城市“情感”感知包括安全性、邻里交往、商业生活舒适物和地方归属感等维度。在物质空间方面,市民认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虽然更多元化、便捷化,但没有老城市时期般鲜活,街区虽更具有规划性,但减弱了人们的社会
作为企业重要财务政策的现金股利政策,是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延伸,也是企业理财活动的成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对公司财务行为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这一前提假设,而未考虑到高管本身的特征和经历也会作用于企业决策。因此,探究公司高管的个人异质性特征对于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公司的经营决策权由公司的高管
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旅游成为了人们最青睐的娱乐方式之一。同时,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类手机APP应运而生,国内旅游公司纷纷推出英译版旅游类手机APP抢占国外游客市场。虽国内英译旅游类手机APP众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主要的英译旅游类手机APP的体验,如携程旅游和去哪儿旅游,发现这些旅游类手机APP中还存在着颇多问题,如英语拼写语法错误、语言表达不够地道、译文信息繁杂冗
汉语助词“了”是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语法现象之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助词“了”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是留学生在汉语习得时容易出现的语法偏误之一,也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部分的重难点。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助词“了”时产生的偏误现象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是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混淆,其中遗漏和误加在偏误类型中占的比例最高。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助词“了”自身语法规则和用法相对复杂、学习者母语负
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和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日趋繁荣。宽松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经济政策加快了数字化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大规模的社会协作效率,为互联网平台经济在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新经济格局下,各产业边界愈发模糊,资源高度整合,各方得以在平台构建的虚拟模式下进行资源交换、信息共享及商业贸易。不同于传统的交易模式,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平台
教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18年7月1日,我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国残联委实施了《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规定了通用手语常用词汇的规范动作,并要求增强聋教育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探究。本研究针对山东省某聋校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聋生的学业成绩远低于健听学生。针对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研究者需要聚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
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是大多数农业人口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土地权益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受传统观念和个人素质的影响,农村妇女对土地的依赖比男性更强,所以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更为重要。虽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了男女双方土地权益平等保护的基本原则,也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作出了有关规定,但在实践中男女平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