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体保护和微生物周转对激发效应的影响:模型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管理措施中,秸秆还田是补偿土壤有机碳损失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后,通过土壤团聚体的闭蓄以及与土壤矿物结合等物理保护作用,形成土壤有机质。与此同时,新添加的秸秆碳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土壤原有有机碳的分解,即产生由微生物共代谢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因此激发效应可能受土壤团聚体物理保护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周转(表观激发效应)的影响。但是,秸秆还田过程中物理保护作用如何影响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尚不清楚。凋落物添加后的激发效应分为由微生物周转产生的表观激发以及由土壤有机碳周转产生的真实激发。目前尚未有方法将该过程中的两者区分开来。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首先构建了团聚体-有机碳-激发效应模型(PROCAS模型),该模型能够预测保护的以及激发的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团聚体的动态变化过程。随后,我们构建了新的表观-真实激发效应模型(LIRAPE模型),区分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表观激发和真实激发效应。上述两个模型均将干湿交替因子作为模型参数。模拟和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形成和土壤团聚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周转过程以及激发效应在土壤团聚体不同碳库的变化过程。团聚体-有机碳-激发效应模型(PROCAS模型)的开发基于土壤团聚体的层次模型和我们提出的两个新的假设。第一条假设是,秸秆来源碳能够激发与其接触的原始土壤有机碳,第二条假设是,微生物的活性控制土壤团聚体的周转及其碳的转化过程。在恒水条件下,利用团聚体质量分布、团聚体碳分布,土壤呼吸以及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数据进行参数优化。模拟结果分别解释了团聚体质量分布、团聚体碳含量、土壤呼吸及激发效应实测值的95-96%,70-100%,78-80%及47%的变异性。在添加秸秆的土壤中,未团聚组分和微团聚体促进了大团聚体的形成;每个粒级团聚体中,矿物结合态碳库中的原始土壤有机碳以及闭蓄态碳库中的秸秆来源碳均占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的周转时间远高于团聚体;团聚体的周转时间随时间不断增加,并且大团聚体的周转时间快于微团聚体(1-106天对比1-122天);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闭蓄态碳周转时间均高于矿物结合态碳。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主要来源于大团聚体中的矿物结合态碳库以及微团聚体中的闭蓄态碳库。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的峰值取决于大团聚体以及微团聚体中秸秆碳库及原始土壤碳库在空间上的可接触性。新老有机碳的可接触性控制着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进一步地,我们将干湿交替的水分条件参数化,修正团聚体和有机质周转速率,建立了干湿交替的PROCAS模型。模拟结果解释了团聚体质量分布、团聚体碳含量、土壤呼吸及激发效应实测值的64-90%,76-99%,48-86%及14%的变异性。干湿交替促进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周转时间呈脉冲式增加。微团聚体中的原始土壤有机碳的周转时间显著高于大团聚体,而其秸秆碳的周转时间显著低于大团聚体。大部分时间内,微团聚体中的矿物结合态碳的周转时间远高于闭蓄态有机碳。初期,大团聚体内的闭蓄态有机碳周转时间高于矿物结合态碳,15天后,矿物结合态碳的周转时间显著高于闭蓄态碳,而幅度逐渐减小。团聚体内不同碳组分的周转时间的比值受干湿交替影响显著,均随着干湿交替呈脉冲式变化。综上所述,干湿交替促进了大团聚体的破碎和微团聚体碳的分解,导致不同大小团聚体产生脉冲效应,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这种促进作用随干湿交替的增加逐渐减弱。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微团聚体中闭蓄态碳库是团聚体中激发效应的主要来源而大团聚体中的闭蓄态碳库是土壤有机碳补偿的主要汇。随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假定有机质分解分为两个阶段,不同来源有机质由专一性微生物分解,并将微生物的活性和水分条件作为参数,以此建立凋落物分解的真实-表观激发效应模型(LIRAPE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恒水和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累积呼吸量的R2值均大于0.95,累积激发效应的R2值分别为0.95和0.94。恒水和干湿交替模型模拟的累计呼吸量NSD大于1,而呼吸速率的NSD小于1。来源于原始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呼吸量始终高于未添加秸秆的总累积呼吸量。无论是加秸秆还是不加秸秆处理,土壤有机碳和秸秆碳的分解速率常数均小于0.0314 day-1,分解效率常数均小于0.0835 mg C mg C-1。并且秸秆碳分解常数和分解效率常数均高于土壤有机碳。秸秆添加后,土壤有机碳表观激发迅速减小而真实激发逐渐增加。模拟结果高估了累计呼吸量而低估了呼吸速率。秸秆添加导致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发生改变,即产生了激发效应。土壤有机碳和秸秆碳的分解速度是碳分解的限速步骤。土壤有机碳和秸秆碳分解的微生物属于不同种群。干湿交替等水分胁迫条件抑制了土壤有机碳表观激发,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真实激发作用。土壤有机碳和秸秆碳可能都无法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直接底物,而是以可溶性状态的物质为底物。
其他文献
城市绿地是重要的公共资源,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以往研究人员常用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和人均绿地面积等来衡量城市绿化,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城市二维平面上的绿化情况,忽略了三维空间上绿化资源和质量。绿视率(GVI:Green View Index)是指视野中绿色所占的比例,其较传统二维绿化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城市
作为沟通数字虚拟世界及现实世界的桥梁,GIS数据模型一直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与基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要求在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管理、方案模拟与处置决策,解决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土地退化、海岸变迁、疾病传播等问题;同时,随着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卫星遥感、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采集技术飞速发展,空间数据粒度越来越小、时间上的动态性越来越高
黑龙江流域是全球高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功能维持以及黑土生产力保护的重要区域。过去几十年,该流域的中国部分发生了大规模的草原、湿地和森林向耕地的转变,导致该流域面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另外,由于地处中高纬度,该流域的生态功能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压迫下,使得相关问题更加严峻。这一过程中土地利用、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碳汇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受未来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影响,亟待在区域水平揭
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大豆(Glycine max)病害。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抗性品种和非寄主品种轮作,但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轮作受到限制;高毒有效的化学杀线虫剂已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SCN在田间是混合群体,存在多个生理小种;目前大多数抗性品种的抗性单一,东北的抗性资源更有限,
大豆(Glycine max)是非常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大豆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CN)是限制其产量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因其生理小种复杂和孢囊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等特点,导致线虫防治困难。化学农药虽然能有效的防止SCN,但高毒高残留使其停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抗病品种抗源单一并且抗性极易被打破;生物防治田间不稳定等等,这些局限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目前最热门的研究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开始出现无序乃至失控的局面,过多的资源、能源被消耗甚至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正逐渐变得不可持续。如何科学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命题。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人地关系协调的难点与问题地区,对其开展绿色发展与产业配置契合关联关系
本论文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和德惠黑土研究基地2004年建立的“黑土空间移位长期试验”为平台,结合原位样点,对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SOM1.7、SOM3、SOM5、SOM6和SOM11)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培养法(培养时期),对原位点5个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温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海伦黑土空间移位长期试验,采用PLFA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
苔草草丘湿地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类型,具有生物固碳、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水文条件在苔草草丘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演替方向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受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影响,湿地水文情势改变。近年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苔草草丘湿地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为研究对象,
四吡咯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氮/硫同化作用等一系列生物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吡咯代谢负责叶绿素前体合成,对于叶绿素的合成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吡咯代谢的紊乱直接影响植物的叶绿素形成、进而影响叶绿体的发育和植物光合作用。尽管目前在水稻,拟南芥,玉米等作物中关于四吡咯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已有报道,但大豆中此类工作尚未开展详细的研究。本论文对大豆类病斑突变体Glycine max lesion
大、小兴安岭森林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可能会改变森林植物组成及结构,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以往研究缺乏从长期历史变化,人为影响及气候变化趋势下森林植物特征及碳汇功能的响应及对其复杂耦合关系的解析,这限制了基于碳汇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的科学管理措施的提出。本研究以大、小兴安岭森林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历史小班台账数据为基础结合调查数据探讨东北典型森林乔木60年碳汇功能演变过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