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四川省农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q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一国的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要求国土资源管理模式从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生态管护方向转变。土地评价正向综合化、精确化、定量化、生态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因此,本文以“3S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农用地质量评价理论为基础,全面评价了四川省农用地质量及其分布规律,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农用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分析与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农用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系数、产量比系数、质量评价成果可比性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2、农用地质量评价空间数据库建设。论述了农用地质量评价数据内容、特点、分类与编码,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农用地质量评价GIS数据库元数据等。应用“3S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建立四川省农用地质量评价空间数据库。   3、基于GIS的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管理信息系设计与开发。采用组件式开发策略,利用C0.GIS技术开发四川省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用地质量评价的程序化、自动化与精确化。   4、开展四川省农用地质量评价研究。划分质量评价指标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指标,测算各种质量评价参数;以自然生产潜力为主要依据,结合适宜性评价、社会经济评价对全省农用地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等指数一标准粮产量相关分析检验、等别控制、平衡、调整、协调等技术环节实现省内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横向可比,全面揭示全省农用地质量分布规律。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1、首次对全省农用地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建立四川省农用地质量等别体系。   2、运用计算机技术、组件式GIS技术,开发了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建立了不同尺度空间数据关联互访机制,实现了农用地评估数据的“宽基础、全覆盖、数字化、动态化、交互式”管理。   3、提出了按经纬方向检验农用地质量变化的新方法,解决了大区域范围内检验农用地分等成果可比性问题。   4、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较为完备的农用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城市数字化的研究日趋深入。城市数字化的建设在国内外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也在政府高度重视的环境下取得了较好的绩效,但毕竟还处于起
三峡库区重庆段是我国滑坡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平均每年发生滑坡灾害上百处,给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和库区高水位的运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日趋完善,目前已发展成为由“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村镇”组成的遗产保护体系。我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形成了许多
城市热岛(UHI)是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温差现象,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活动己造成重大影响。研究热岛效应一个很重要的直接方法就是准确测量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值此黄金发展和重大变革时期,政策与制度的创新也不断涌现。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经过认真审议,现行的农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载体,是政治经济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然而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的污染也不断加剧,在经
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真实、准确的土地调查数据是进行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第一次全国土地调
本文主要使用遥感数据(NDVI)来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在处理气象要素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东亚中纬度地区,特别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该地区及其附近区
乡村老龄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限制乡村振兴的突出难题,如何在乡村推动积极老龄化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事关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不可避免会对目
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我国西部山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经济积贫积弱,滞后的交通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影响了经济潜能释放。2000年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