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权思想中普适价值的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riend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横跨哲学、法学、政治学等领域。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人权问题时,所要回答的是人对社会的主体性问题。论文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人权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以突显马克思人权思想中的普适价值。全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论文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框架:其次,立足于基础文献对西方人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再次,阐述马克思人权思想的提出及其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人权思想中普适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最后,阐述马克思人权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吸收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所强调的普世价值与马克思人权思想普适价值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人权思想的特点是阶级性、社会性、具体性、相对性、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前提、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人权思想实践的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权实现的终极目标。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人权作为一种知识从地方性走向了公共性,人类学家格尔兹强调,地方性知识与公共性的阐释是一脉相承的,只有通过公共性知识才能够充分的阐释多样的文化,只有多样性的文化才能使得公共性知识中的普适价值得以突显。人权的发展从阶级思想走向全人类思想,马克思批判了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下资产阶级的人权,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社会的消亡,人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每个人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才是具体的、发展的、普适的全人类人权。人权思想起源于西方,但人权并不是仅只适用于西方,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人权思想将原本带有地域性、局限性、特殊性的价值变为普适价值,使“自由、民主、宽容”诸如此类的价值在现实性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体现在世界人权公共条约、宗教伦理中人权的共识都是这种普适的公共性知识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我国石化能源储量以煤炭为主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我国未来经济高速发展必然推动煤炭需求成倍增长。在传统的产业技术格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阴阳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古代汉族哲学中,阴阳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的对立观之中,那时就已经产生了一些抽象的阴
自由是洛克思想的主题。如何实现自由,是洛克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财产成就自由,自由必须落实为财产方能实现。因此,本文从洛克的财产理论入手,详细考察了自由借助财产实现的
期刊
本论文以福柯对古代哲学的解释为研究对象。作者希望以此来向人们呈现另一种形象的福柯——具有古代哲学气质的福柯。所谓“古代哲学气质”,是指以“生存技艺”[tekhnê tou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格里芬的过程神正论。格里芬的过程神正论是不同于传统基督教神学对恶的问题的回应的新的理论方案。就其理论本身而言,相较于传统基督教有神论对恶的问题的回
制度有着众多的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制度主要有礼、俗、法、令四种涵义。西方学者对制度概念的认识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范(体系);制
孟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和精华之所在即为孟子所提出的人性本善论。心性论属于纯哲学范畴,将它与同样是纯哲学范畴的“内在超越”思想结合而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