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吸液驱气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液动力学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低廉、数据可靠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等大孔材料孔隙结构的测量。本文借鉴吸液动力学思想,结合气体在多孔材料内吸附现象,研究了多孔材料吸液驱气过程,为将吸液驱气方法应用于材料孔结构的表征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以活性炭(AC)、y-A1203和沸石为吸附剂,N2和CH4等气体为吸附质,去离子水、苯、环己烷、异辛烷和α-蒎烯等为液体探针,测量了吸液驱气的平衡置换量;采用吸附仪测定了77K氮气吸附等温线,303K N2和CH4等气体的吸附等温线。着重考察了孔结构对AC,构型和阳离子对ZSM-5吸附CH4和N2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置换量能反映出多孔材料对气体的吸附性能;平衡置换量随液体探针尺寸的增大而降给出了样品孔径分布信息;微孔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是影响AC吸附分离CH4和N2的主要因素,对于AC-1,0.59-0.90nm范围内的孔有利于CH4/N2的分离;粉状ZSM-5的CH4和N2的平衡置换量高于柱状ZSM-5;粉状ZSM-5经碱金属交换后CH4平衡置换量高于碱土金属,阳离子交换对N2平衡置换量影响较小。以N2为吸附质,测定了炭分子筛(CMS)、ZSM-5和AC的吸液驱气动力学过程,并考察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驱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样品与液体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粘度和吸附质尺寸越大,吸液驱气过程阻力越大,速率越小。驱气速率随样品粒度的降低而增大,说明吸液驱气速率受大孔和微孔扩散控制。当CMS和ZSM-5粒度分别小于0.42-0.85mm和0.85-1.4mm时,驱气速率将保持恒定,此时可忽略大孔扩散的影响,微孔扩散起主导作用,采用直线推动力(LDF)模型得到各温度下的扩散常数,计算了驱气过程的活化能。对于侧面包裹的AC来说,吸水驱气动力学过程受大孔扩散控制,置换出的气体体积与t1/2成线性关系,遵循Washburn方程。
其他文献
利用递归序列的方法及Pell方程解的性质证明了不定方程组x~2-26y~2=1与y2-Dz2=100的解的情况如下:ⅰ)当D=2p1…ps,1≤s≤4时,其中p1,…,ps(1≤s≤4)是互异的奇素数。除开D=2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险领域呈现出政策治理的模式,并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渐进式的试点改革策略。这一模式在改革目标不清晰、路径不确定的特定历史时期具有灵活性、
<正>小时候,父亲问:"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刘德华说:"我要做牧羊人。"刘德华终究没去放羊,他成了香港演艺界的劳模。据不完全统计,出道近30年,刘德华拍摄了130多部电影,发行50多
图像灰度分布不均匀是影响画质的重要因素,集中表现在对空间场景成像时,图像中存在大量过亮或过暗的区域.同时,算法的实时性和嵌入式平台的可实现性是设计实现空间应用载荷需
数控技术是发展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基础装备,数控系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ler,CNC)作为数控设备的大脑,其性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数控设备的性能。现代高性能数控
网络编码技术和能量采集技术都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它们分别提升了无线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和能量利用率。本文选取三节点双向中继系统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基于能量分配
含N双膦酸盐被用于治疗一系列的骨吸收疾病,比如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和恶性肿瘤引起的血钙过多。研究表明是通过抑制法呢基膦酸合成酶,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蛋白质异戊二烯
建立基于工程的BIM各专业核心模型,包括建筑模型、结构模型、给排水模型、暖通模型和机电模型:以图元分类,以层为单元,实现不同专业间的碰撞检查;将各类构件分别归于不同集合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化学反应机理和物质结构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在综述密度泛函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卤
基于2010~2016年上海城区近地面大气臭氧(O3)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研究了上海城区O3长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近7年来上海城区O3污染逐渐凸显,但总体以轻度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