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67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历史生命力”的教育能经得起社会变革、文化变迁考验,它是契合人民生存需要的教育。嘉绒藏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同存在状态引起了本研究对于教育“历史生命力”问题的思考。学校教育作为嘉绒藏区的“外来教育”,自产生初就带有强烈的工具性特点,时至今日,即便经过了多次改革,问题依然明显,比如,脱离民族文化,缺少对当地人生存需求的关注。相反,嘉绒藏区的社会教育作为文化传承手段,内化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所有活动,它比学校教育更早融入嘉绒人的生活世界,且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后依然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虽历经环境变迁生命力依然旺盛。是什么让社会教育具备如此旺盛的“历史生命力”,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来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之所以选择“且索”为个案,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成功传承的典型。它作为嘉绒人特有的文化现象,由社会教育来传承,虽经历并反映了嘉绒藏区几次大的社会变迁,但时至今日依然“活”在嘉绒人的生活中。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解析以“且索”为个案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分析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的运行机制,反思目前学校教育,并从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获取对于优化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的启示。为实现研究目的,研究中以描述—解释、结构—功能主义为范式,综合运用了文献法、田野考察法、教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并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1.社会教育机制运行的前提:2.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的内容;3.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及其与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的差异;4.社会教育运行机制对于构建有“历史生命力”学校教育的启示。首先,本研究通过分析“且索”对于嘉绒人的生存意义来探寻社会教育机制的运行前提。“且索”仪式以追求吉祥为目的,对于嘉绒人来说它同时具备了祈求吉祥、加强交流、促进成长和自我激励等功能。它与嘉绒人的生命观及宗教信仰紧密契合,对于嘉绒人的生存与生活意义重大,这些意义是“且索”仪式得以传承的前提,也是社会教育机制运行的前提。然后,本研究通过分析“且索”传承过程中要素与结构来分析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的内容。“且索”传承中的社会教育包括“且索”认同意识教育和表演技术教育两个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且索”认同意识教育是长辈对晚辈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的方式进行,其内容包括世代积淀下来的对“且索”吉祥诉求、族群认同、英雄崇拜等方面意义的认同。“且索”技术教育主要是拥有技术的长者通过家传和师传的方式对经过选择的晚辈进行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包括道德规范、表演内容、音律技巧等。这两种教育的外部要素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通过对社会教育诸要素的内涵及互动结构的考察,可以发现,实现“吉祥”这一终极价值追求是社会教育存在的动力,特定的嘉绒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同时作用于“认同意识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部分,最终促成了“且索”这种嘉绒人独享文化的延续。接着,为了分析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的特点,本研究将两种教育运行机制进行比较。比较发现,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以直接或间接满足民族成员终极价值需求为目的,而学校教育以培养国家和民族地区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的内部要素包括技术或观念拥有者、世俗权力代表、宗教权力拥有者,其教育方式包含在宗教仪式、节庆、大众文艺、生产生活中;而学校教育以办学者和教师为主体要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社会教育传播的是民族独享文化,学校教育传播的是经过选择的部分国家共享文化。社会教育与社会环境保持较好的契合关系,能够融入社会变迁对文化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制约很大,社会变化会深刻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变化。社会教育成功传承了民族成员生存之需的民族独享文化,学校教育尚未充分发挥优化人的生存之效能。最后,基于前面三部分的分析,本研究思考了社会教育运行机制对于建构有“历史生命力”的民族学校教育的启示。本研究认为,要建构有历史生命力、禁得起历史检验、符合人民需要的学校教育,必须借鉴社会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本研究对此作了一些原则性的思考:1.学校教育要关照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应以优化人的生存为终极目标;2.学校教育不能回避其社会使命,但其社会使命应该整合到“优化人的生存”这一终极目标中去;3.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生存离不开文化共享,因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要同时承担传播民族独享文化、传播国家共享文化和人类共享文化的使命,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本研究以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为对象,以“且索”为个案,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教育运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并基于此,构思了如何建构具有“历史生命力”的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问题。这些结论尚需在后续研究中去验证和完善。
其他文献
1.目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一部极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只有回归临床才能让条文不再晦涩,而变得生动活泼。我们根据《伤寒论》本身的课程特色进行多媒体库设计,以
文章针对单馈线室内分布系统,提出使用有源天线进行改造的方案,在单馈线室内分布系统实现LTE的MIMO特性,并对多种制式信号在有源天线传输中可能产生的相互间干扰进行了分析,
在对山东省大中型水闸安全运行专项检查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中型水闸安全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为今后水闸管理提供借鉴。
文章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设计出了可应用于思政课程的三维教学系统,对推动思政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一种新尝试。
文章总结了河长制实施以来,济南市各地在河湖治理、管护以及相应的生态提升等具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与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云服务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多媒体教学,不可避免的存在更新
滨州市主城区自然条件独特,洪涝灾害频发,水环境功能的达标率总体不高,河道和水库水体不够生态,实施水环境提升工程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滨州市主城区水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中交流参数的测试现状,提出一种基于PCI总线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DDS)的程控信号源设计方案;文章先介绍了整个信号源系统
期刊
本文选取黄岛区风河入海口河段水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比拟法,进行河道蓄水能力调算以及降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降雨和河道蓄水能力能够满足风河流域训练场地对于用水